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二郎山隧道:4176米高原天险的工程奇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二郎山隧道:4176米高原天险的工程奇迹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81868801_121106884
2.
https://sc.cri.cn/2024-12-19/864d58e5-1d22-63f1-61cb-b0c7a7e57562.html
3.
https://m.doczj.com/doc/e68416849.html
4.
http://wap.bytravel.cn/Landscape/20/erlangshansuidao.html
5.
http://jtt.sc.gov.cn/jtt/c102746/2025/1/15/4adf2977068c4167965a39953bbbd208.shtml
6.
http://www.news.cn/local/20241030/d44255ea826e486ebcbd34437afa0359/c.html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B%85%E5%BA%B7%E9%AB%98%E9%80%9F%E5%85%AC%E8%B7%AF
8.
http://m.tibet.cn/cn/news/zcdt/202409/t20240929_7692587.html

二郎山隧道是318国道上海—聂拉木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天全县与泸定县交界处,全长4176米,海拔高度2182米。作为“九五”计划的重点项目,该隧道于1996年5月23日动工,2001年1月1日正式通车,总投资达4.7亿元人民币。

01

设计特点

二郎山隧道采用单洞双向行车设计,中部设变坡点,隧道净宽9米,高5米。平行导洞长4155米,通过14个横通道与主洞连接,其间距为42.5米。路面横坡采用双向人字坡,坡度为1.5%;设置双车道,路面宽度7.50m。

02

技术创新

隧道建设中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如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以及高地应力条件下围岩稳定性的研究等,这些创新不仅提高了工程效率,还降低了成本。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者们采用了新奥法施工和复合式衬砌技术,成功解决了高地应力、岩爆和大变形等技术难题。在通风排烟方面,洞身开挖在500m以内采用压入式通风,洞身在5001200m采用混合式通风,当隧道掘进超过1200m后,结合主洞和平导的布置形式,采用巷道式通风。

值得一提的是,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还创新性地利用斜井引水发电,实现绿色运营。通过在斜井内设置引水管道,将斜井井口附近冲沟中的水引入地下风机房(内设发电机组),利用井口至井底192米的高差进行发电,发电尾水通过隧道中央排水沟排出洞外。凭借此项技术建成了小流量大高差的洞内发电站,装机规模达630千瓦,年发电量达400万度,完全满足二郎山隧道照明和监控用电需求。

03

工程难点

二郎山隧道的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高海拔、恶劣自然环境和复杂地质条件给施工带来了巨大困难。隧道最大埋深748米,地应力极大,岩爆和大变形段占隧道全长60%。西口段还需穿越79m浅埋偏压崩坡积层以及暗河岩溶地段。

面对这些难题,建设者们通过科学方法成功解决了岩爆、涌水等问题,确保了工程顺利推进。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并融入当地文化特色,洞门采用具有藏族风格的建筑形式,实现了功能与美观的统一。

二郎山隧道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川藏线的交通条件,将翻越二郎山的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几分钟,显著提升了通行效率和安全性。它不仅是我国隧道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更象征着人类战胜自然障碍的决心与勇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