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式养老金引热议:年轻人压力山大?
普惠式养老金引热议:年轻人压力山大?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周金波在两会上提交《建立普惠式基础养老金制度的建议》,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提案建议对年满65岁且无养老金的人群发放基础养老金,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依据,并鼓励经济发达地区适度加码。这一提议虽然初衷良好,但引发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年轻人的广泛讨论和担忧。
年轻人的压力与疑虑
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许多年轻人表达了对这一制度的担忧。一位网友留言称:“尴尬的是,一直交着养老金,却是养着别人的父母,年轻人压力很大。”另一位网友则质疑:“钱从哪里来?是不是又要加重年轻人的负担?”这些声音反映了年轻一代对自身养老问题的深切关注。
制度实施的挑战
专家普遍认为,普惠式基础养老金制度的实施将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台北龙华科技大学兼任助理教授赖荣伟指出,这一政策可能导致财政竞争,因为经济发达省份需要承担更多的养老金支出,而这些地区本身也是主要的税收贡献者。此外,这一制度还可能引发世代间的矛盾,因为年轻人担心自己的社保缴费将被用于补贴上一代人。
与延迟退休政策的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普惠式基础养老金制度的讨论与延迟退休政策密切相关。根据最新发布的延迟退休改革方案,从2025年1月1日起,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将逐步延迟至63周岁,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将延迟至58周岁。这一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影响年轻人的职业规划和养老预期。
解决方案与建议
面对这些挑战,专家建议采取多元化措施。一方面,应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为个人提供更多元的养老选择。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许闲表示,保险业可以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如职业技能保障、收入中断险等,助力中低收入群体提升就业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另一方面,个人也需要提前规划养老储蓄。根据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相关规定,对于年收入较高、个税税率在20%以上的个人,购买个人养老金可以享受显著的税收优惠。例如,存入12000元个人养老金,可以节税2400元至5400元,具体取决于个人税率。
结语
普惠式基础养老金制度的提出,反映了国家对老年人基本生活的关注。然而,这一制度的实施需要充分考虑财政可持续性、代际公平等问题。同时,年轻人也应该未雨绸缪,通过合理规划个人养老金等方式,为自己的未来生活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