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丸的历史与12种治疗疾病总结
补中益气丸的历史与12种治疗疾病总结
时间拨回到公元1232年,元金战争时期,老百姓颠沛流离,饥饱无常,肠胃病成为当时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五六十日之间,为饮食劳倦所伤而殁者,将百万人。"一天一万人的死亡速度,让人很容易联想到这是"瘟疫"。"泄下"与"发汗",是当时治疗瘟疫的主要方式。而东汉著名医家李东桓有着不同的想法:这不是瘟疫,这是内伤。
李东桓--中医补土派创始人,名著《脾胃论》作者
补中益气芪术陈
升柴参草当归身
虚劳内伤功独擅
亦治阳虚外感因
我们所熟知的补中益气丸,由此而生。
补中益气丸的组方分析
成份:
炙黄芪,党参,炙甘草,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
方解:
君药——炙黄芪:甘温补升,善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臣药——党参 炒白术 炙甘草:既增强君药补中益气之功,又除水湿。
佐药——陈皮 当归 大枣 生姜:既助君臣药补中益气,又理气健脾开胃,使诸药补而不滞,促进补力发挥。
使药——柴胡、升麻:助君药升举下陷之清阳。
补中益气丸的适用疾病
1. 脏器下垂
治疗原理:中医认为脾主升清,脾虚则清阳不升,中气下陷,故见脏器下垂,此理论在中医已得到诸多医家的认可。补中益气丸提升中气的作用有助于增强气的托举功效,改善脏器下垂。
联合用药举例:补中益气丸+人参归脾丸
2. 食少便溏
治疗原理:食少便溏的发生人群主要见于儿童、老人。多为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大便稀薄。补中益气丸善补脾胃之气,增进食欲,恢复人体消化吸收能力,对于食少便溏症状的改善的有着良好的作用。
联合用药举例:补中益气丸+健脾糖浆。
3. 低血压
治疗原理:血压长期低于正常值的患者一旦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可能会出现很严重的临床症状——心律失常、晕厥等。补中益气丸补气的作用会产生升阳的功效,有助于低血压的辅助治疗。
联合用药举例:补中益气丸+生脉饮。
4. 自汗盗汗
治疗原理:自汗盗汗的发生直接原因在于气虚引起的体表不固,因此治疗上常常以补气固表为主,补中益气丸补气的作用有助于固表,固表可以收缩毛孔,改善自汗多汗的情况。
联合用药举例:补中益气丸+虚汗停。
5. 神疲乏力
治疗原理:脾气虚,会引起人体出现乏力懒言的症状。补中益气丸补脾胃之气,加速能量、气血在人体的回流利用,可以有效改善脾气虚引起的乏力懒言,精神疲劳等症状。
联合用药举例:补中益气丸+枣仁安神颗粒。
6. 伤口久不愈合
治疗原理:脾主肌肉,补脾胃之气有助于生肌的功效,生肌,即为促进伤口愈合的意思。补中益气丸首先补气,其次方中的黄芪还具有生肌的功能,从内在药理原因和外在药物原因都可以促进伤口愈合。
联合用药举例:补中益气丸+外用生肌膏。
7. 慢性支气管炎
治疗原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补中益气丸有着良好的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康复可以起着辅助治疗的功效。联合金匮肾气丸补肾气,中医讲肾不纳气则喘,防治慢性支气管炎肺肾气虚证能减少急性发作,延缓病情的进展,远期临床疗效满意、复发率低。
联合用药举例:补中益气丸+金匮肾气丸。
8. 心动过缓
治疗原理:症见心慌心悸而失眠多梦,脉搏每分钟少于60次,面色痿黄无神,纳差,舌质淡红,舌苔薄腻,脉现缓弱的患者。补中益气丸补心气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心动过缓的情况。
联合用药举例:补中益气丸+天王补心丸。
9. 头晕耳鸣
治疗原理:头为清阳之府,清阳升不上去,不仅会头晕,还会耳鸣。这两种情况,补中益气丸补气升阳,有助清阳抬升,对于头晕耳鸣,都可以改善。
联合用药举例:补中益气丸+耳聋左慈丸。
10. 肥胖
治疗原理:有一种胖是虚胖,它不是实胖,实胖是你实实在在的吃很多东西,导致的这个肥胖,虚胖的人呢吃的不多,但是非常容易长肉,而且常常觉得疲惫,明明没干什么体力活,但还是累,这也是身体内的气不足,运动不充分,吃下肚的东西,该吸收的营养没吸收,该排泄的垃圾没排泄,没被排泄掉的垃圾堆积在体内就变成了脂肪,补中益气丸把中气扶起来,人只要不虚,就不容易长肉。
联合用药举例:补中益气丸+轻身消胖丸。
11. 尿频遗尿尿失禁
治疗原理:尿频,很多时候是肾的问题,但《黄帝内经》里有不一样的治法,书上说,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就是说身体里的气不够,大小便就会跟着出问题,有的人是腹泻,有的人是便秘,有的人是尿频。
前面解释了腹泻和便秘,那尿频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就好比暴雨之后,洪水马上要来了,用什么来治水?当然是用土。所以要赶紧加固堤坝,堤坝固若金汤,河道里的水就不会泛滥。
同样的道理,脾土坚固有力,就能把身体里的尿液、血液、汗液啊,统统固摄住。
联合用药举例:补中益气丸+缩泉丸。
12. 习惯性流产
治疗原理: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研究表明,补中益气丸治疗免疫紊乱型习惯性流产能有效改善机体免疫状况,促进性激素的分泌。可以减少习惯性流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