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超算中心:科技创新的新引擎
粤港澳大湾区超算中心:科技创新的新引擎
5月22日,位于韶关浈江的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数据中心项目正式完工。作为大湾区首个大规模全液冷智算中心,该项目总投资超32亿元,占地面积约98亩,总建筑面积约9.5万平方米,按照国A标准高质量建设数据中心及全液冷智算中心。项目应用液冷、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一体化安全防护等新型技术,可提供约1.5万P的算力服务。单栋智算中心可提供38个液冷方舱,每个液冷方舱可提供约385P算力,相较于传统机房,可节约60%左右的制冷能耗。
粤港澳大湾区超算中心布局
粤港澳大湾区正在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新高地。目前,广东拥有广州和深圳两大国家级超算中心,还建有韶关数据中心集群、鹏城云脑、横琴先进智算平台等一系列智算中心,综合算力指数居全国前列。
在广州,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是全球最具应用影响力的超算中心之一。该中心围绕“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推进高性能计算与大数据深度融合,精心打造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交流合作、技术创新以及人才培养五大支撑平台。2018年1月,该中心登上了“全球最具有应用影响力超算中心”榜单前五,是全国唯一入选该榜单的超算中心。
在深圳,鹏城实验室的“鹏城云脑”项目也在快速发展。该项目旨在建设具有E级(百亿亿次)计算能力的AI超算系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
在韶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已吸引60个产业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621亿元,预计到明年底将建成50万个标准机架的实时算力中心。目前,已吸引智算中心、上游设备制造、下游数据应用等60个产业项目签约落地。其中,算力中心项目22个,包括四大运营商和知名互联网企业投资建设的算力项目,总投资621亿元。5月8日,腾讯粤港澳大湾区算力中心项目落户韶关,该算力中心是腾讯在全国范围最重要的核心数据载体,总投资50亿元,将承载腾讯前沿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云计算、物联网等服务。
在香港,最新启用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首阶段提供1300PFLOPS算力,明年将提升至3000PFLOPS,并推出30亿港元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该超算中心不仅提供先进的计算能力以推动产业发展,更将成为培育人工智能相关人才的摇篮,为香港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超算中心的应用案例
超算中心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天气预报、医疗健康、能源开发等多个方面。在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副主任钟水新展示了南海台风模式可提供未来7天天气预报,高分辨1公里模式实现每12分钟更新,可预报未来6小时的天气。在医疗健康领域,超算中心为基因测序、药物研发等提供强大的计算支持。在能源开发领域,超算中心助力石油勘探、新能源开发等领域的科研工作。
对区域经济的贡献
超算中心的建设不仅直接带动当地经济增长,还吸引高科技人才和相关产业聚集,形成产业集群效应。韶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已吸引60个产业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621亿元。同时,超算中心的建设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包括芯片设计、服务器制造、数据存储等产业。
此外,超算中心还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目前,大湾区已实现15个超算分中心的高速互联互通,为科研团队在高温超导、环境科学、遗传健康、药物研发等领域开展创新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超算中心的不断发展,其在国家“东数西算”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将进一步凸显。同时,超算中心也将为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更强大的支撑。未来,粤港澳大湾区有望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