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博物苑:寒假社会实践见证文化传承与创新
南通博物苑:寒假社会实践见证文化传承与创新
2025年寒假期间,南通博物苑推出重磅展览“乾隆的假日”,汇聚来自故宫博物院等7家文博单位的近100件国宝级文物,为观众带来一场文化盛宴。此次展览不仅展示了丰富的文物,还推出了近600款博物馆文创产品,让观众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也能将文化带回家。
南通博物苑作为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自1905年创办以来,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寒假期间,博物苑通过多种形式展现南通地方文化特色,让观众深入了解南通的历史与文化。
在展厅中,南通纺织业的辉煌历程得到了充分展现。从古代手工纺织工具到近现代先进纺织机械,展品涵盖了南通纺织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其中,南通博物苑收藏的蓝印花布尤为引人注目。这些蓝印花布以其独特的纹样设计,如象征吉祥的云纹、寓意多子多福的石榴纹等,不仅体现了南通人民的审美追求,更成为了民间艺术瑰宝,其制作工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通博物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面也做出了积极贡献。博物苑定期上演通剧,这一南通传统戏曲以其优美质朴的唱腔和粗犷豪放的表演风格深受观众喜爱。同时,游客还能在活动区域欣赏到南通剪纸艺人的现场创作,这些线条流畅、构图精巧的作品,展现了南通剪纸的独特魅力。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南通博物苑不断创新展示方式。此次“乾隆的假日”展览,不仅通过文物展示历史,更推出了系列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例如,以乾隆皇帝登基后第一个大年初一写下的开笔吉语笺为设计元素的门票,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收藏的文创产品。此外,博物苑还推出了紫禁营造脊兽书签套装、南京博物院爆款“小粉炉”等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
南通博物苑的实践不仅为传统文化提供了保存和展示的空间,更在传承和弘扬这些珍贵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加深了本地居民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激发了他们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同时也为外地游客和学生提供了了解南通的窗口。未来,南通博物苑将继续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推动南通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