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酒发酵温度过高有哪些影响?
玉米酒发酵温度过高有哪些影响?
玉米酒的发酵温度是一个关键参数,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酒的质量。本文将探讨发酵温度过高的影响,并提供一些控制发酵温度的建议。
发酵温度过高的影响
玉米酒发酵温度过高会对酒的质量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
酵母抑制:高温会影响酵母菌的正常生长和繁殖,甚至导致酵母菌死亡,从而抑制发酵过程。
酒精含量降低:高温环境下,酵母菌无法有效转化糖分为酒精,导致酒精产量下降。
酒质劣化:高温会促进副产物的产生,如酰胺、醇和酸等,这些物质会影响酒的风味和品质。
酸度提高:高温下,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酒石酸和苹果酸等有机酸含量会增加,使酒的酸度升高,影响口感。
香气丧失:高温会导致酒中的挥发性成分快速挥发,影响酒的香气和风味。
控制发酵温度的建议
为了保证玉米酒的品质,应将发酵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以下是一些控制发酵温度的建议:
选择合适的发酵温度:最佳发酵温度范围为24-32℃,其中26℃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温度,因为这个温度下糖化效果好,出酒量多,且无苦味。
使用恒温室技术: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恒温室技术来控制发酵温度,这样可以保持发酵条件的稳定,有利于提高出酒率和酒的口感。
季节性温度调节:
- 夏季:当温度过高时,可以通过打开门窗通风或室内喷雾来降温。
- 冬季:气温较低时,可以在室内放置火盆或取暖器,确保温度达到最佳范围。
- 秋季或发酵室内温度较低:可以在发酵罐外包裹经过消毒杀菌处理的棉絮被褥来保温。
玉米酒酿造方法
玉米酒的酿造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原料准备:选用当年收获、无发霉的甜玉米,将其脱粒后晒干,粉碎成粉状。
蒸煮:将35-40%的糙米蒸熟,与蒸熟的甜玉米粉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
发酵:在混合熟料中加入1.8-2.2%的小曲糠饼,拌匀后装入瓷缸,盖好,干醅发酵7天,发酵温度控制在24-32℃。
二次发酵:在混合熟料中加入100-110%的净水,将发酵料翻面后密封,继续发酵45-50小时,发酵温度仍保持在24-32℃,使浆料酒精度达到15-18度。
蒸馏:将发酵好的浆料加入蒸馏釜中加热蒸馏,通过冷凝器冷却成酒,流酒温度控制在30-35℃,流酒速度为45-55千克/小时。
贮存:精馏出的酒置于瓷缸中贮存,贮存温度控制在18-40℃,贮存时间不少于1个月。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酿造出营养丰富、酒色鲜澄透明、酒香浓郁、口味清纯的玉米酒,具有甜玉米的芳香气味,酒度在50度左右,饮后不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