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国际化新动向:跨境结算创新高,全球布局持续拓展
中国银行国际化新动向:跨境结算创新高,全球布局持续拓展
全球布局持续拓展,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大增
作为中国全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中国银行的国际化步伐从未停歇。截至2023年末,中国银行境外分支机构已覆盖64个国家和地区,境外资产规模达到2.29万亿美元,境外营业收入约318亿美元。在全球银行业排名中,中国银行以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257万亿美元位居第四,仅次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
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新突破
2024年6月,中国银行发布最新《人民币国际化白皮书》,显示人民币的国际货币职能持续提升。调查结果显示,58.2%的受访境内工商企业和47.0%的受访境外工商企业计划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结算使用水平。在融资和投资使用方面,65.1%的受访境外金融机构考虑将人民币作为国际流动性的重要补充,56.6%的机构表示将增加人民币计价金融资产配置。
作为人民币跨境使用主渠道银行,中国银行2023年完成跨境人民币结算量逾57万亿元,同比增长85.6%;完成跨境人民币清算量938万亿元,同比增长26.6%;办理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529亿元,同比增长142.1%。
创新服务助力外贸新业态发展
在跨境电商领域,中国银行推出“中银跨境e商通”系列产品,包括三方通、海外通和电商通等,可对接境内外支付机构、跨境电商平台等不同场景。截至目前,该系列产品合作支付机构和跨境电商企业突破50家,2023年业务规模达5800亿元,同比增长118%。
在海外仓服务方面,中国银行已累计服务270余家海外仓企业,涉及海外仓面积近1300万平方米,并为其中120余家企业提供授信服务。此外,中国银行还创新打造“中银跨境e采通”线上线下一体化收结汇品牌,年跨境资金结算量超300亿元,年交易笔数超过十万笔。
深化国际合作,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2024年6月,中国银行在上海举办“2024年人民币国际化论坛”,发布《中国银行助力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行动方案》。该方案提出十条措施,包括提供更加高效、便利、广泛的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加大外贸新业态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加强对境外机构投资者人民币投融资服务等。
在中美经贸合作方面,中国银行作为特别赞助方,支持2024年中国-加州经贸论坛。论坛期间,中国银行美国地区分行行长胡威表示,将一如既往为中美两国参会企业提供专业、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并鼓励双方深化科技创新、贸易投资和绿色低碳合作。
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面对全球经济复苏动能不足、通胀压力持续缓解等挑战,中国银行将继续发挥全球化优势和外汇外贸专业优势,积极助力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同时,中国银行也将把握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机遇,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自身经营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