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常说“八抬大轿”,这背后有什么讲究?真的有钱就能坐吗?
古代常说“八抬大轿”,这背后有什么讲究?真的有钱就能坐吗?
在古装剧中,我们经常看到“八抬大轿”,它不仅是富家商人的嫁妆,更是高官显贵的出行标配。那么,“八抬大轿”究竟有何讲究?真的只有富人才能享用吗?本文将为您揭秘这一古代奢华交通工具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
“八抬大轿”的起源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八抬大轿”是由八名肩扛轿杆的壮汉来抬,同时也被人称为富家豪门出行的交通工具。古代这样的轿子通常只有皇帝、贵族、官员或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出嫁时才会使用,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社会地位与财富力量,它不但要求扛轿子人多,而且对于力量也会有一定的要求。
在古代选拔抬轿人的时候,都会有专业的考核,只有通过考核才能给一些达官贵人抬轿子。其实在古代的时候,“八抬大轿”还有另一种意思,就是古代的普通老百姓经常说的:“用八抬大轿都抬不动你”意思就是请不动你,或者说你在摆架子,大概就是在嘲讽你的意思。
“八抬大轿”是我国古代最高礼遇,它经常出现在古代的结婚仪式中,象征着从女儿到妻子的人生的转变,也代表着一生幸福的意思。
每次出嫁的新娘被八名壮汉缓缓抬起的时候,就意味着新娘即将踏上通往人生的另一篇章,前面的吹锣打鼓更是有驱散邪气的寓意,为新娘送上最纯真的祝福。
基本上“八抬大轿”都会用在我国古代的婚嫁习俗中,但也有的也是古代官员的交通工具,由于官员的等级不同,所以轿子也有着很大的区别,比如在清朝的时候,一般的官员用的轿子都是蓝色或者是绿色的。
另外,用途不一样,轿子也会有很多的名字,比如皇族用的轿子被称之为舆轿,一些重要的官员坐的轿子叫做官轿,然而我们经常看到婚嫁用的轿子叫做花轿。而且,抬轿子的人也是有很大的差别,一般抬轿的壮汉都是两人到八人,在民间一般见到的都是两个人抬轿子,后面根据官员等级的不同,抬轿的人数也会不断增加。
在古代完全可以通过对轿子的辨别,看到轿主人的身份。
“八抬大轿”的社会地位与身份象征
我国古代历史中,“八抬大轿”是当时社会的一种名门显赫的象征,更是代表尊贵的身份和王权。轿子在古代不单单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社会地位的体现,和一个人的身份的象征。
古代封建社会中,八抬大轿更能反映出来当时社会的不平等的待遇,它一方面可以表示着一个人的财富和地位的体现,另一方面,也能看出社会最底层的人民生活水平。抬轿的这些壮汉,每天都干着苦力,用汗水来换取报酬,有时候得到的报酬非常少,甚至还不够一天的饭钱。
然而,抬轿的这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坐在轿子中享受快乐,这样的社会现象也为之后的抗议埋下了伏笔。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坐上“八抬大轿”呢?毫无疑问当然是只有皇室贵族的成员,才能有权利坐上“八抬大轿”,像王室的皇子、妃子、王爷,这些拥有这绝对权利的人。
他们的身份基本上都会高于大臣,但又不能与皇帝平起平坐,为此他们自然就不能坐上龙轿,但享受“八抬大轿”的待遇还是绰绰有余的。对于轿子也是有非常多的规矩,稍微的使用不当,哪怕给百姓举报都要受到一定的刑罚,轻些的罚款,严重的就要掉脑袋了。
早在清朝的时候,这项规定相当严格,绝对不能有任何人试探法律的底线。
“八抬大轿”在现代仍有何种象征意义
在我国古代,“八抬大轿”就是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现如今,虽然我们已经废弃了社会的等级制度,但是八抬大轿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对于古代历史仍然有着重大的历史价值。
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身边的交通工具也有了巨大的变化,八抬大轿早已不再是出行的必选的交通工具。然而,它作为中国几千年的古代文化的一部分,在适当的场合中,仍然会有八抬大轿的出现,这也是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纪念。
现如今,在许多传统节日、庆典和特别仪式上,八抬大轿必然会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展示,它唤起人们对于历史和文化的记忆,同时也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个文化遗传。
现在的“八抬大轿”基本上都在婚礼上展示,八抬大轿是古典婚俗的重要部分之一。很多的新婚夫妇都会选择以这种传统方式举行婚礼,也是对传统婚嫁文化的继承,对于古代婚姻的认同和尊重。
同时,八抬大轿在现代各地的旅游地区也体现出非常大的价值,很多旅游景区为了吸引游客,制作了各式各样的轿子,用传统的形式来表现出来让游客享受其中的快乐,从而也可以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艺术表演中,八抬大轿也是重要的道具之一,历史文化的再现再一次人们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让很多的年轻人对于历史有着更深层次的认识。“八抬大轿”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日,经过了上千年的历史,虽然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但是人们并没有忘记。它象征着我国古代社会身份与地位,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人的交通工具增多取代了八抬大轿,但是人们并没有忘记文化遗产,只是通过另一种形式讲历史再一次的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