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第二部》视效总监揭秘:虚拟拍摄如何重塑中国电影?
《封神第二部》视效总监揭秘:虚拟拍摄如何重塑中国电影?
2025年春节档,备受瞩目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震撼上映。这部由乌尔善导演、黄渤监制的神话史诗巨制,不仅延续了第一部的精良制作,更在特效技术上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其中,虚拟拍摄技术的应用成为最大亮点之一。
视效大师坐镇,打造东方神话新高度
《封神第二部》的视效团队堪称豪华。曾凭借《独立日》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的道格拉斯·汉斯·史密斯担任高级视效指导,他与视效制片人高鸣璐、执行制片人孙晔等人共同带领团队,为影片打造了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
道格拉斯·汉斯·史密斯表示,相比第一部,第二部的特效难度大幅提升。影片中不仅有更多数字生物和数字角色,还有大量宏大的战争场面和神话元素。为了呈现这些复杂场景,团队采用了先进的虚拟拍摄技术,这在中国电影中尚属首次大规模应用。
虚拟拍摄技术:让神话世界触手可及
虚拟拍摄技术是一种结合了LED显示屏、实时渲染技术和动作捕捉系统的创新拍摄方式。它能够实时生成虚拟场景,并与演员表演完美融合,创造出传统拍摄无法实现的视觉效果。
在《封神第二部》中,虚拟拍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重要场景。例如,影片中的西岐城就是通过虚拟拍摄技术实现的。这座占地九百万平方米、拥有五十多栋标志性建筑的宏大城池,不仅展现了商朝时期的自然风貌与人文之美,更成为了西岐军民誓死守护的“理想家园”。
此外,影片中的神话生物也得益于虚拟拍摄技术。从四蹄踏火的墨麒麟到身形迅猛的花狐貂,再到盘旋翻腾的青云剑蛟龙,这些充满想象力的生物在虚拟拍摄技术的加持下栩栩如生,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
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升级的新引擎
虚拟拍摄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封神第二部》的视觉效果,更为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近年来,随着LED虚拟拍摄技术在国际市场的成功应用,国内影视制作人也开始积极拥抱这一新技术。据统计,目前全国已建成41家LED虚拟拍摄工作室,分布于北京、上海、广东等多个省市。
虚拟拍摄技术的优势显而易见。它不仅能实现场景的实时互动和动态变化,为导演提供更大的创作空间,还能减少场地和道具成本,缩短拍摄周期,提高效率。例如,国内首部虚拟制片短剧《柒两人生》仅用14天便在马栏山虚拟影棚完成拍摄。
未来展望:虚拟拍摄将成中国电影新标配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步降低,虚拟拍摄技术有望成为未来中国电影制作的标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在今年5月印发的《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鼓励在电影视觉效果和后期制作中运用虚拟拍摄等新技术。同时,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虚拟摄影棚的发展。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虚拟拍摄技术将为中国电影带来更多惊喜。它不仅能够帮助创作者突破传统拍摄的限制,实现更多创意可能,还将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为观众带来更多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