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师范生教学:智能技术的应用案例
AI赋能师范生教学:智能技术的应用案例
2024年11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18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涵盖了虚拟仿真实验室、AI教学助手、知识图谱驱动的教学系统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AI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更为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上海师范大学,国内首个教育行业算力服务平台——上海教育智算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以国家(上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为底座,通过打造教育教学应用平台和高校科研实训平台,将教育行业模型应用生产企业、基础教育学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效衔接起来。平台具备标准化平台整合、全流程安全可控、大算力按需随选、国产化全栈兼容等特点,能够为各类院校提供完整的教育实践和科研服务方案。
更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师范大学还发布了国内首个用于师范生培养的教师教育大模型MetaClass。该模型集成了符合学生认知的大语言推理模型和行为模型,构建了具有自主思考能力的学生智能体,能够为师范生提供真实的模拟教学环境。通过平台算力的支持,MetaClass已经在全国近30所师范院校中开始部署试用,为师范生提供了全新的教学实训平台。
在洛阳师范学院,一套创新的“五位一体”师范生教学技能智慧实训体系正在发挥重要作用。该体系以智能技术为支撑,构建了包括智慧教室、AI智能微格教室、智慧三笔字实训室、师范生教学虚拟仿真实验室在内的多个实训空间。通过采集学生实训过程中的数据并进行AI智能诊断和测评,为师生提供全方位的智慧实训服务。
在培养模式上,洛阳师范学院构建了“名师引领、训练巩固、竞赛促进、实习检验、教研提升”五位一体的实训模式。其中,“名师引领”通过UGS联盟(豫西片区)名师工作室网络平台,建设教学技能培养示范课程;“训练巩固”则借助AI、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智慧实训空间开展专项训练;“竞赛促进”通过各类教学技能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实习检验”选择优秀实习见习基地开展实践;“教研提升”则组织中小学优秀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教学研究。
这些创新实践充分展示了AI技术在师范生教学中的巨大潜力。通过虚拟仿真、智能评测、个性化学习等手段,师范生能够获得更全面、更深入的教学技能训练,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教师培养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为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