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雨花台区物业安全检查秘籍:党建引领下的“红色合伙人”模式
南京市雨花台区物业安全检查秘籍:党建引领下的“红色合伙人”模式
2024年2月23日,南京市雨花台区某小区发生一起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起事故敲响了物业安全检查的警钟,也促使雨花台区全面升级住宅小区安全管理工作。
创新机制:党建引领下的“红色合伙人”模式
面对辖区面积大、人口多、新市民比例高等治理难题,雨花台区赛虹桥街道小行社区创新推出“红色合伙人”模式。该模式以党建为引领,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将机关企事业单位、物业服务企业、个体经营户、社会团体、志愿者等五大类社会主体纳入社区治理合伙人,构建起全民参与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具体实践中,小行社区建立了9个红色网格话匣子议事厅、18个邻里党小组、20个邻里微信群和64个邻里微网格,通过“643协商议事机制”收集民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与18家单位建立党建共建联盟,在小区管理、健康服务、文体活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重点突破:电动自行车安全和消防设施升级
针对电动自行车火灾频发的问题,雨花台区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各小区物业迅速响应,对电动自行车充电区域进行重点排查,安装智能远程监控,配置灭火设备,实行分时段管控充电。同时,对楼梯间、疏散通道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清理,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在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雨花台区超额完成民生实事项目目标,实际完成3180个住宅小区微型消防站的建设任务。以秦淮区丁家园为例,这个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老小区,通过完善微型消防站设置,新增5处微型消防站、120个消防灭火器,显著提升了消防安全水平。
多方联动:构建安全治理共同体
雨花台区的成功经验在于构建了一个多方联动的安全治理共同体。街道、社区、物业、居民、商户等各方力量紧密配合,形成合力。
以小行社区为例,社区党委下设10个党支部,约570名党员,2个企业非公党支部,3家红色物业,9个居民小区,7850户17810人。聚焦地域面积大、山林水系复杂、人口基数大、新市民较多的特点,通过整合区域资源,依托阵地优势,以党建为引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社区治理关键。小行社区探索实施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红色合伙人”模式,将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物业服务企业、个体经营户、社会团体、志愿者五大类社会主体吸收为社区治理“红色合伙人”,健全完善“全民参与式”社区治理机制,深化“全域治理”理念,以全域联动、全域协作、全域融合铸就社区治理大格局,持续打响小“行”大爱服务品牌,促进城乡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
此外,雨花台区还注重提升居民安全意识,开展各类安全培训和演练。2024年,全区共组织113场基层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护培训演练,线上线下覆盖7.7万余家次,有效提升了小型场所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关爱民生:关注困难群体用气安全
在关注公共安全的同时,雨花台区还特别注重困难群体的生活安全。全区为3.64万户困难居民免费更换燃气产品,包括灶具、连接管、减压阀和燃气报警器。以板桥街道永安社区为例,通过安装智能报警系统,实现24小时监控,一旦发生泄漏便会触发报警,社区可以第一时间通知居民并赶至现场,大大提升了用气安全水平。
南京市雨花台区通过创新机制、重点突破和多方联动,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物业安全检查体系,为居民打造了一个更加安全、宜居的生活环境。其经验对于其他地区加强物业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