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古城墙:千年古迹展新颜
定州古城墙:千年古迹展新颜
在河北省定州市,有一座历经600多年沧桑的古城墙,它见证了这座千年古城的兴衰变迁。作为定州历史的见证者,古城墙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然而,时光荏苒,这座古老的城墙在岁月的侵蚀下逐渐残破。直到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大力保护下,古城墙重新焕发出昔日的光彩。
历史沿革:一座城墙见证千年风云
定州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周长26里余13步,高3丈。这座城墙不仅是军事防御的屏障,更是定州历史文化的象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城墙遭受了严重的破坏。1950年后,东、西、北三个城门相继被拆除,大部分墙段也因民众取土而损毁,仅剩南城门及部分墙段残存。
保护修复:让历史遗迹重焕生机
1993年7月15日,定州南城门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这标志着古城墙的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9年,定州市政府启动了古城墙修复工程,对南城门进行了全面修复。修复工程严格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保留原有的建筑风貌。经过修复,南城门重现了昔日的雄伟姿态,成为定州历史文化的重要地标。
文旅融合: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在第八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定州以“古城新韵”为主题,展现了千年古城的现代魅力。古城墙作为定州历史文化的象征,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定州市通过科技赋能和创新机制,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打造了多个新地标和文旅项目。
在文旅融合方面,定州探索创新历史文化遗存活化利用机制,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街区和历史建筑融入城乡建设发展大局,对以开元寺塔、贡院、文庙、南城门、晏阳初旧居为核心的旧城区进行改造,提升古城街区、定州署等旅游景区,复建众春园,激活历史资源,彰显城市品位。
新时代的新使命
如今的定州古城墙,不再是单纯的文物遗迹,而是成为了展示定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它见证了定州从千年古城向现代旅游城市的转型,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定州古城墙的故事,正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