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渠清水北上 十年润泽北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渠清水北上 十年润泽北方

引用
新华网
10
来源
1.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af30ec4778173ab9f0ff258c1e0ddb0f
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1772682897056802
3.
http://www.mwr.gov.cn/xw/mtzs/qtmt/202412/t20241213_1725039.html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8GTAB9105566MXE.html
5.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C%95%E6%B1%9F%E8%A1%A5%E6%B1%89%E5%B7%A5%E7%A8%8B/60058999
6.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15A018VC00
7.
https://www.baike.com/wikiid/7937454957208654194
8.
http://m.cnwest.com/sxxw/a/2024/12/10/22903805.html
9.
http://ch.whu.edu.cn/cn/article/doi/10.13203/j.whugis20210554
10.
https://www.gov.cn/govweb/yaowen/liebiao/202412/content_6992281.htm

202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迎来通水十周年。这项历时11年建设、全长1432公里的世纪工程,不仅解决了北方地区长期缺水的困境,更为沿线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01

工程建设背景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源于中国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北方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但水资源却相对匮乏。以北京为例,2000年前后,北京正处在城市快速膨胀和高速发展进程中,都市的用水量每天都在飞速增长,城市用水严重告急。当时的北京想出各种办法来应对缺水危机。表彰“节水之星”;抓捕盗用公共用水进行路边洗车人员;频繁突击检查施工工地,防止违规使用消防用水;对企业规定计划用水指标,严格监督用水行为;突击兴建污水处理厂,利用再生水进行绿化作业。

对于极度干渴的北京,这些节水方式杯水车薪,于事无补。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 杨进新:迫不得已的北京紧急实施了应急水源工程,地下水应急供水。但是这四个应急供水工程,是以牺牲环境用水为代价,确保生活和工业要害部门的基本用水作为前提的。所谓应急水源工程,就是开采北京地下水项目。2002年,北京开始实施怀柔应急备用地下水源工程,此后又在房山张坊、平谷王都庄、昌平马池口建设地下水应急水源工程。杨进新作为设计总工程师,参与了三个应急水源工程的建设,并同步设计南水北调中线一期京石段应急工程。到十年前,南水北调的水抵达北京时,北京三分之二的区域依靠超采地下水,缓解用水危机。城区地下水位下降近40米,城市面临着未知的风险。

在这种背景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应运而生。工程从位于河南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流经河南、河北,最终抵达北京和天津,全长1432公里,年调水量95亿立方米,主要任务是为京、津、华北地区的生活、工农业及环境提供用水。

02

工程建设过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过程充满了挑战与创新。工程需要穿越黄河等多条大河,以及跨越数不清的山脉、丘陵和平原。在穿越黄河时,建设者们采用了世界首创的“大直径盾构隧洞”方案,在黄河底部40米深处,成功打造出两条内径7米的输水隧洞,解决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穿越黄河的难题,确保了工程的顺利推进。

在渠道建设中,为了保证水质不受污染,工程采用了全封闭的输水方式,建设了大量的渡槽、倒虹吸等水工建筑物。其中,被誉为“天下第一跨”的沙河渡槽,总长度达11.9公里,最大单跨长达30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U型输水渡槽。这些渡槽犹如一道道长虹横跨在大地上,不仅保障了输水安全,也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03

工程实施效果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14年12月通水以来,已累计调水超6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1.08亿。工程不仅解决了北方地区的用水需求,也改善了沿线生态环境。在北京,南水北调的水占城市供水的70%,密云水库的蓄水量逐年增加,平原区地下水位从20年前下沉40米到目前累计回升13.68米,地下水超采区基本消除,地面严重沉降区域面积目前不足0.2平方公里。汉水北上的十年,在保证工业和生活用水之外,也改善着北方的城市生态。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正高级工程师 林晨:我最近的一个大型工程,是从2016年开始到2023年结束的北运河综合治理工程,景观设计师有了更多可以施展的空间,比如滨水空间可以好好地开发利用,把整个河道串联起来,现在很流行的骑行、滨水漫步都有地方去开展。

除了永定河水域,白洋淀、大清河、潮白河等北方重要水系,也都在南水的补给下得到了充盈改善。十年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累计向北方调水超680亿立方米,豫冀津京四省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亿。北京城市的绿色覆盖率已达到49.8%,各类珍稀物种频现。汉水北上,为北京建设“生物多样性之都”奠定了基础,也让北方的城市群重新焕发绿色生机。

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工程为沿线城市提供了稳定的供水保障,促进了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同时,工程建设本身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04

战略意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构建“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国家水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重点区域。工程的建设不仅体现了中国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巨大投入,更展示了其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工程创新能力。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功实施,为全球水资源调配提供了中国方案。在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无数科研人员和建设者日夜奋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这项工程不仅是水利建设的奇迹,更是中国综合国力和智慧的集中体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功实施,为全球水资源调配提供了中国方案。在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无数科研人员和建设者日夜奋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这项工程不仅是水利建设的奇迹,更是中国综合国力和智慧的集中体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