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打卡台州1号公路,探访古迹故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打卡台州1号公路,探访古迹故事

引用
百度
10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F%B0%E5%B7%9E%E5%B8%82/11037398
2.
https://gs.ctrip.com/html5/you/travels/402/4145560.html
3.
https://you.ctrip.com/travels/taizhou402/4126759.html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591R060514FDFN.html
5.
https://www.binzhouw.com/ly/index.shtml
6.
https://www.zjtzzx.gov.cn/art/2024/8/23/art_1229057067_58920895.html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8%A9%E5%B2%AD%E5%B8%82
8.
https://www.oldkids.cn/blog/view.php?bid=1777446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8%A9%E5%B7%9E%E5%B8%82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8D%8E%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B%BD%E5%85%AC%E8%B7%AF%E9%9A%A7%E9%81%93%E5%88%97%E8%A1%A8

沿着浙江·台州1号公路,不仅可以欣赏美丽的风光,还能探访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从玉环市的鲜迭古民居群到温岭市的石塘石屋,再到椒江区的戚继光祠,每一处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这些古迹不仅见证了台州的历史变迁,也成为了现代人探寻过去的重要窗口。带上你的相机,来一场访古之旅吧!

01

鲜迭古民居群:海岛风格的民居建筑

鲜迭古民居群位于玉环市大麦屿街道鲜叠社区,现存以民国民居建筑为主,多为四合院式石木结构建筑,屋顶硬山造,穿斗式梁架。四合院整体做工简朴大方,大门外墙做工讲究,有精美的灰塑。鲜迭古民居群海岛风格明显,胡氏民居、李氏民居、林氏民居、黄氏民居等6处古民居于2003年公布为玉环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现为玉环市文物登录点)。

02

龙虎山碉堡:玉环解放战争的见证

龙虎山碉堡位于玉环市坎门街道东安村龙虎山山顶。1951年,解放军派部队进驻玉环,并在龙虎山上筑碉堡、建营房、挖战壕、打山洞、设炮位。龙虎山碉堡为砖、石、水泥结构,主体部分近似圆柱体,顶内部由八根木梁支撑,顶外部用水泥浇成馒头状。碉堡共有两个射击窗口,分别控制西南和西北两个方向。龙虎山上的碉堡、战壕和营房等是玉环外围岛屿解放战争的实物见证。龙虎山碉堡于2004年公布为玉环县文物保护点(现为玉环市文物保护点)。

03

石塘石屋:依山而建的特色民居

石塘石屋位于温岭市石塘镇。建于清至民国时期,大都由台门、厢房、正厅组成,木石结构,合院式建筑,单檐硬山楼屋,明次间穿斗与抬梁相结合,小青瓦,上压条石以防台风,外墙由块石砌筑,坚固厚实。石塘石屋依山势而建,建筑独具特色,石屋、石街、石巷、石阶随地势升降而修筑,错落有致,于2017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04

石塘陈宅:渔区石建筑豪门宅院

石塘陈宅位于温岭市石塘镇里箬村,为木石结构建筑群,系清末当地大渔行主陈和隆所建。建筑群分为前后两座四幢屋,以及一个小花园、一座石砌炮台。前楼被作为国家级非遗“大奏鼓”教习所和温岭市海洋民俗博物馆。石塘陈宅规模宏大,门窗、石柱、栏杆全采用青石,图案花纹,书法题词,精雕细刻,十分精致,是沿海渔区独具风格的石建筑豪门宅院,于201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05

海门卫城址:明代抗倭防御体系

海门卫城位于椒江区东门岭,明洪武二十年(1387)为防御倭寇而建,汤和主其事,卫城砖石砌筑,至民国时大部分被拆。现存东门(晏清门)一段,城东门向北转西尚存城垣残址总长288米。海门卫城东门为明初防御建筑,也是明代戚继光东南沿海抗倭史迹的重要实物见证,于1987年公布为椒江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椒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06

椒江戚继光祠:抗倭名将的纪念地

椒江戚继光祠位于椒江区戚继光路100号,原海门卫城城隍庙暨戚公祠。始建于明初(1387),明嘉靖时(1559—1561)为戚继光抗倭屯兵处。现建筑是清同治、光绪年间重修。戚继光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010平方米,前后两进,均为歇山顶,第一进前殿五开间楼房,明间后檐接戏台,戏台歇山顶四石柱,施藻井。进为看楼五开间,三重檐歇山顶,梢接送翼楼。大殿五开间歇山顶,进深用6柱11檩,五架梁,前两个双步做轩状,后双步带单步。戚继光祠布局规整,保存较好,山门、大殿藻饰精美,于2019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7

下旧城遗址:浙东抗倭前沿哨所

下旧城遗址位于临海市上盘镇新城村,始建于洪武二十年(1387)九月,系最初建造的桃渚所城城址。下旧城时为浙东抗倭的前沿哨所。因近海多风浪,且不利于防守,城址内迁至“中旧城”,后再次内迁至上旧城,即现在的桃渚城。下旧城在明代的抗倭斗争中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为研究明初所城建制和浙东沿海抗倭历史均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于2017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08

桃渚城:保存完好的明代所城

桃渚城位于临海市桃渚镇城里村,又称桃城。明正统七年(1442)六月开始建造,至次年建成。城周长1366米,现有三门,三门均有瓮城、门呈拱券形。现存环城敌台11个。城内东西向主街一条,称桃渚街。城池前有护城河,城内街巷建筑保存明清格局和风貌。今桃渚城仍保留明清时期所修建的寺庙庵堂以及古建民居和古迹,数量甚多。城内较有代表性的民宅为清代建筑郎家里、郎德丰、柳宅和吴宅。在后所山上,现仍保留着明代所刻的“眺远”和“镇海”大字摩崖。桃渚城为浙江省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千户所所城,是研究明代卫所制度与沿海抗倭防御体系的重要实物资料,于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9

东屏陈氏亚魁第:清代建筑的典范

东屏陈氏亚魁第位于三门县横渡镇东屏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俗称“上新屋道地”。四合院式建筑,面积858平方米,包括主屋、店铺和三重楼。沿中轴线前为独立的临街店铺,店铺西侧为大台门,东侧为三重楼,店铺后为照壁、前天井及二进院落,左右设厢房。后二进院落台门开在西墙,砖石结构,上嵌石匾“庚子科亚魁”。亚魁第布局精巧,一可方便出入,二可防贼防劫,三可防火,于2017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0

黄泥洞石屋古村落:海岛采石文化的见证

黄泥洞石屋古村落位于三门县蛇蟠岛。黄泥洞村是一个因采石而兴的古村,采石文化可以追溯至宋代。古村落依山而建,现尚存60多间石屋,其墙体多为乱石垒砌而成,坚固厚实,屋面为两面坡硬山造,依地势起伏灵活布置,风格简约,色调统一,一幢为清代造的三合院式建筑,其余为20世纪60—70年代修建的排屋。石屋至今仍保持着原有的风貌,具有鲜明的海岛特色的建筑群落,于2011年公布为三门县文物保护单位。

沿着台州1号公路,这些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仿佛一颗颗明珠,串起了台州的历史记忆。它们见证了台州从古至今的发展变迁,也展现了台州人民的智慧和勇气。无论是抗倭历史的见证,还是独特建筑风格的展现,这些文化遗产都是台州宝贵的历史财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传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