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复全:执掌首师大,以数学之名铸就“双一流”辉煌
方复全:执掌首师大,以数学之名铸就“双一流”辉煌
“在数学的世界里,我始终保持着对未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方复全如是说。作为首都师范大学校长,他不仅在数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更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数学家到教育家:方复全的学术之路
方复全出生于1964年,自幼便展现出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他在吉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便投身于微分几何与微分拓扑学的研究。凭借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创新精神,方复全在数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 在数学顶尖杂志Acta Math、Invent. Math等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 独立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获邀在第二十七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特邀报告
- 入选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国家首批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这些成就不仅为他赢得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的荣誉,更为他后来担任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动学校发展:两次入选“双一流”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首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这标志着学校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而这一成就的背后,离不开方复全校长的辛勤付出。
作为校长,方复全深知学科建设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他以数学学科为突破口,推动学校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首都师范大学再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成为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一所连续两次入选的高校。
打造数学学科高地: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
在方复全校长的带领下,首都师范大学的数学学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自1954年建校以来,学校数学学科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办学理念。经过70年的积累,该学科已建立起完善的学科方向布局和完备的学术人才梯队。
- 2018年成立交叉科学研究院,打造跨学科研究平台
- 2020年获批建设北京国家应用数学中心
- 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保持优秀,部分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成立首师大-北京联影研究院数智化成像创新联合实验室
在人才培养方面,方复全校长积极推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学校已建设3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分别是数学、历史、中文。通过燕都学院这一平台,学生可以接受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培养,有利于开阔视野、增强知识运用中的创造性。
响应国家战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方复全校长深知,高校不仅要注重基础研究,更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此,学校成立了交叉科学研究院,聚焦精准医疗、生物医药、工业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推动数学研究与工程应用的交叉融合。
在2024数学与产业融合发展大会上,方复全校长强调:“数学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将迎来更广阔的空间,首都师范大学将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发挥在数学学科的引领作用,力争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70年辉煌历程:从师范学院到综合性大学
2024年是首都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70年来,学校培养了超过25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为北京市的基础教育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从最初的北京师范学院到如今的综合性师范大学,首师大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奋斗与创新的精神。在方复全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将继续秉承“为学为师,求实求新”的校训,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展望未来:持续创新,服务国家
面对未来,方复全校长有着清晰的规划。他提出,学校要继续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将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培养。方复全校长强调:“当下各阶段的教育中,重心都应该逐步转向对个人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培养,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要想办法让学生发展学习和探索能力,而非学到了什么具体知识。”
在科研创新方面,学校将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发任务。同时,学校还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从1954到2024,首都师范大学在方复全校长的带领下,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向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而方复全校长本人,也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教育理念,成为了首师大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