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拉贝与中国》:一部见证中德友谊传承的新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拉贝与中国》:一部见证中德友谊传承的新作

引用
新华网
10
来源
1.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40423/b738eaf87eb54f939e8b4be1d227ef41/c.html
2.
http://mrdx.xinhuanet.com/20241213/db923126cbf34251b02ac49d2f71500e/c.html
3.
https://www.nju.edu.cn/info/1055/383271.htm
4.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1213/74a89bd2e55a425793e3764217978990/c.html
5.
https://www.bsh-group.cn/press/press-releases/20241103.htm
6.
https://gjzx.jschina.com.cn/20219/202404/t20240423_8256155.shtml
7.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7383939e4b09f022e5955e0.html
8.
http://js.news.cn/20241116/358195ba960a43149d128f9f2eb6d828/c.html
9.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25452
10.
http://www.gongyihao.com.cn/html/202411/269.html

近日,约翰·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的新书《拉贝与中国》正式出版。该书不仅记录了约翰·拉贝在中国的经历及人道主义精神,还展示了托马斯·拉贝本人为促进中德友好所做的努力。通过这本书,读者不仅能了解历史真相,更能感受到跨越百年的中德情谊如何在新一代中继续传承。

01

从《拉贝日记》到《拉贝与中国》:历史见证与传承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展开长达六周的烧杀淫掠暴行,至少30万人遇难。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时任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办事处主任的约翰·拉贝挺身而出,与其他国际友人共同建立了南京安全区,为20多万中国平民提供了庇护所。他用日记记录下日军的暴行,这份被称为“东方的《安妮日记》”的历史文献,成为了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重要证据。

托马斯·拉贝在新书发布会上深情回顾了祖父的这段历史:“在那个充满恐惧和绝望的冬天,我的祖父选择留在南京,与一群勇敢的国际友人一起,为成千上万的中国平民提供庇护。他们不仅提供了食物和住所,更重要的是,他们给了人们希望。”

02

跨越时空的友谊:从个人善举到国际交流

《拉贝与中国》一书的出版,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中德友谊的传承。托马斯·拉贝表示,他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理解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我祖父曾经说过,‘只要世界上还有一个人在受苦,我们就不能停止努力’。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让我不断前行。”

为了传承祖父的人道主义精神,托马斯·拉贝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6座约翰·拉贝交流中心,其中两座位于中国北京和南京。这些交流中心不仅成为了中德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更是年轻一代了解历史、珍爱和平的教育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托马斯·拉贝还积极推动中德两国在医学领域的合作。他提出了建立虚拟医学院的构想,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两国的医学工作者能够更好地交流和学习。“这将是一个虚拟学习平台,人们可以自由进入门诊部、手术中心、药房、图书馆,并获取所需的医学信息。”托马斯·拉贝这样描述他的愿景。

03

从历史走向未来:中德友谊的新篇章

《拉贝与中国》的出版,恰逢其时地为中德两国关系注入了新的正能量。正如南京大学副校长索文斌所说:“拉贝纪念馆始终是南京大学对外交流和校园文化宣传的重要窗口,是缅怀国际友人、弘扬和平大义的文化地标。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文化交流,能够进一步增进中德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托马斯·拉贝的儿子目前正在学习中文,他鼓励儿子前往中国学习,希望儿子今后能把德中两国友好情谊延续下去,并继续坚守人道主义精神。“年轻人必须理解责任意味着什么,必须知道遇到困难不抛弃、不放弃有多重要。”他说。

《拉贝与中国》一书的出版,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它让我们看到,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性的光辉也能照亮前行的道路。正如托马斯·拉贝所说:“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一座桥梁,让更多的德国人了解中国,也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德国。让我们一起,为一个更加和平、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在当今世界,约翰·拉贝和托马斯·拉贝的故事,不仅是中德友谊的见证,更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它提醒着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坚守人道主义精神,就一定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