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智慧城市建设与全球研发中心建设双轮驱动
长沙:智慧城市建设与全球研发中心建设双轮驱动
近日,湖南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支持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为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赋能加力,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这标志着长沙在科技创新和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前列
作为全国“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城市”,长沙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果。该市对标国家“新城建”试点相关要求,依托新型智慧城市和“双智”试点工程成果,建立了CIM(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
目前,长沙CIM基础平台已基本完成平台功能开发,初步形成二三维数据底图基础能力,具备对外输出图层服务和应用支撑能力。基于CIM基础服务平台,长沙完成了5个典型CIM+智慧应用试点建设:
CIM+智慧工地:实现全市建设项目可视化、工地现场可视化、目标画像等项目工地实施全过程智能监管,具备工程进度模拟、工地设备模拟、地下工程和深基坑安全监测预警等功能。
CIM+城市生命线:汇聚融合供水、排水、供电、燃气、桥梁、隧道等市政基础设施智能感知数据,实现城市生命线动态在线监测,提供风险监测数据专题展示和爆管分析模拟、桥梁状态模拟等功能。
CIM+智能网联:融合长沙市“双智”试点工作成果,接入智能网联云控管理平台,开放城市道路、智慧公交、定制公交、智慧高速等物联监测数据,实现与城市信息路网模型的有机结合。
此外,在CIM+智慧消防、CIM+城市体检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应用。
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加速推进
2023年8月,湖南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明确将“建设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列为该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标志性工程之一。一年多来,长沙以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为引领,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五大标志性工程”,加速推进“创新提升行动”。
数据显示,自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以来,长沙攻克关键技术76项,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1785.9亿元,其中三技合同本地转化占比51.6%,全市各类创新平台达3167家。截至目前,长沙市累计落地企业研发中心222家,构建了“1+2”国家实验室培育体系。
科技创新实力持续提升
长沙不仅具有山水洲城的高“颜值”,还增添了科技创新活力的高“研值”。根据《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4》,长沙以72.78分位居前列,具体来看:
- 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与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之比达128.62%,指标数据排名全国第一。
-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3%。
- 新增各类研发机构1178家,月均增量是政策出台前的4.4倍。
- 人才发展生态指数居全国前十。
- 2024年位居全球科研城市第23位、上升7位,在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榜排名第32位、较2023年上升5位。
长沙在国际科技舞台上的表现也愈加亮眼。2024年位居全球科研城市第23位、上升7位;连续5年在“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活动中获评最具潜力城市。
未来展望
下一步,长沙将全力推动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力争取得更多可视化、突破性、标志性成果。同时,该市将强化对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战略规划、政策措施、重大任务、科研力量、资源平台、人才引育、区域创新等方面的统筹,并通过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深化全球科技合作,提升全球影响力。
可以预见,随着各项政策的持续发力和创新资源的不断集聚,长沙必将在智慧城市建设和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推动中国乃至世界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长沙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