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香港黑色暴雨预警:真相揭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香港黑色暴雨预警:真相揭秘!

引用
7
来源
1.
https://www.hko.gov.hk/tc/education/weather/rain/Education_Extreme_Rainfall_Events_in_Hong%20Kong.html
2.
https://www.hko.gov.hk/tc/wservice/warning/rainstor.htm
3.
https://spyan-jour.hkbu.edu.hk/2024/07/31/%E9%A6%99%E6%B8%AF%E5%B0%8D%E6%B0%A3%E5%80%99%E8%AE%8A%E5%8C%96%E7%9A%84%E5%BD%B1%E9%9F%BF%E5%81%9A%E5%A5%BD%E6%BA%96%E5%82%99%E4%BA%86%E5%97%8E%EF%BC%9F/
4.
https://www.hko.gov.hk/tc/education/friends_hko/e-newsletter/vol94/rainfall_new_cateriogies.html
5.
https://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460/47430.html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5%B5%E7%AB%AF%E6%83%85%E6%B3%81_(%E9%A6%99%E6%B8%AF)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6%99%E6%B8%AF%E6%9A%B4%E9%9B%A8%E8%AD%A6%E5%91%8A%E4%BF%A1%E8%99%9F

2023年9月7日晚,香港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极端暴雨袭击。香港天文台于当晚11时05分发布最高级别的黑色暴雨警告信号,这是香港自1884年有记录以来遭遇的最强降雨事件。这场暴雨不仅打破了多项历史纪录,也引发了全城范围内的严重水浸和交通瘫痪,迫使学校停课、股市停摆,给市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

01

破纪录的降雨:一个世纪性的极端天气事件

根据香港天文台的数据显示,此次暴雨的强度之大令人震惊。天文台总部在短短一小时内录得158.1毫米的降雨量,创下自1884年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新高。这一数字远超此前的纪录保持者——2008年6月7日的145.5毫米。更令人震惊的是,此次暴雨的极端程度远超一般市民对暴雨的认知。按照香港天文台最新定义的“特大暴雨”标准(即一小时降雨量超过140毫米),此次暴雨不仅达到了这一标准,更是在短短一小时内就超过了150毫米的惊人雨量。

这场暴雨的影响范围极其广泛,全港多处地区都出现了严重的水浸情况。其中,港岛东区和南区的降雨量更是超过了800毫米,远超其他地区的降雨量。暴雨导致全城多处出现水浸和山泥倾泻,部分地方一度停电停水。据香港医管局报告,此次暴雨期间至少有110人因伤送院,其中4人情况严重。这场暴雨不仅打破了香港的降雨纪录,更刷新了人们对极端天气的认知。

02

暴雨成因:气候变化下的极端天气

这场罕见的暴雨是由多个气象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据香港天文台分析,此次暴雨主要由台风“海葵”的残余环流和季风的共同影响所致。当台风“海葵”在广东沿海登陆后,其残余的低压槽系统与西南季风相互作用,导致香港上空的大气不稳定。这种不稳定的大气环境加上充足的水汽供应,为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暴雨的极端程度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香港天文台的数据显示,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加剧了全球变暖趋势。这种变暖不仅提高了大气的含水量,还为极端降雨事件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香港近年来的气象记录也印证了这一趋势:2023年全年降雨量达2774.5毫米,较1991-2020年正常值高出14%;2023年也成为香港有记录以来第二暖的年份,平均气温高达24.6度。

03

预警机制:挑战与应对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极端天气,香港的预警机制面临着严峻考验。香港的暴雨预警系统分为三级,分别以黄、红、黑三色表示不同程度的降雨强度。其中,黑色暴雨警告信号表示香港广泛地区已录得或预计会有每小时超过70毫米的豪雨,且雨势可能持续。

然而,极端天气的预测和预警始终充满挑战。香港天文台表示,由于暴雨的生消极其迅速,其走向和落点存在极大随机性,要提前发出预警极具挑战性。此次暴雨的预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前发出,但由于极端天气的突发性和强度远超预期,仍难以完全避免灾害的发生。这也凸显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提升预警系统和应急响应能力的重要性。

04

影响与反思:城市应对极端天气的挑战

这场暴雨对香港的城市运行和市民生活造成了深远影响。全城多处街道、商场和地铁站被水淹没,交通系统陷入瘫痪。学校被迫停课,香港交易所也宣布全天暂停交易。据统计,此次暴雨导致至少110人受伤,其中4人情况严重。此外,暴雨还引发了大量山泥倾泻和水浸报告,部分地区的电力和供水一度中断。

此次事件也引发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应急响应能力的深刻反思。香港特区政府在灾后迅速启动了紧急响应机制,行政长官李家超指示相关部门全力应对,并提醒市民尽量留在室内避险。渠务署在暴雨期间连续运作超过200小时,派出约144队紧急应变队伍进行清理工作,较平日派出的队伍数量增加了一倍以上。

05

未来展望: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挑战

面对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香港正积极采取措施提升城市韧性。香港天文台在2024年雨季开始时加强了暴雨信息的发放,特别是在雨势远超黑色暴雨警告信号的雨量指标时,会通过特别天气提示提醒市民。此外,香港还在积极推动基础设施的升级,包括建设地下储水设施和提升排水系统的效能。

然而,这些措施可能仍不足以应对未来更加极端的天气挑战。香港天文台的数据显示,由1954年至2020年,维多利亚港的海平面以每十年31毫米的速度上升,这对低洼地区的防洪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专家建议,香港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包括提升堤坝高度、建设更多地下储水设施,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以提高整体应对能力。

这场世纪暴雨不仅是香港历史上的一次极端天气事件,更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面临的共同挑战。它提醒我们,面对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城市需要不断提升预警机制和应急响应能力,同时也要在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增强城市的整体韧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极端天气事件中更好地保护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