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背后的关键人物
揭秘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背后的关键人物
1925年5月1日至7日,广州,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此召开。这次大会不仅是中国工人运动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一群工人运动领袖智慧与汗水的结晶。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了解那些在幕后默默推动中国工人运动发展的重要人物。
林伟民:从海员到工人运动领袖
林伟民,1887年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属珠海市)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年幼时因家境贫寒而辍学,以垦荒种地、下海捕鱼为生。1906年,19岁的林伟民为谋生计跑到香港,在码头从事搬运工作,后经乡亲帮忙成为外国轮船船员。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产生了反抗的斗争意识。
1921年3月6日,林伟民与苏兆征等人成立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这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现代产业工会之一。在林伟民的领导下,1922年1月12日,香港海员大罢工爆发,这场持续56天的罢工最终取得胜利,不仅恢复了海员工会原状,还推动了全国工人运动第一个罢工高潮的形成。
1925年5月,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林伟民被一致选举为中华全国总工会首届执委会委员长。在他的领导下,省港大罢工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罢工时间最长的一次大罢工,展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
刘少奇:工人运动的杰出组织者
1925年3月,刘少奇作为汉冶萍总工会代表来到广州,参与筹备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作为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副主任,他负责起草大会的主要文件,包括《中华全国总工会章程》《工人阶级与政治斗争决议案》《经济斗争决议案》等,为大会的胜利召开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大会上,刘少奇作关于《工人阶级与政治斗争决议案》的报告,被一致通过。由于在筹备大会和领导工人运动中的卓越表现,年仅27岁的刘少奇被推选为全总副委员长。
大会后,刘少奇主持全总工作,担任全总代理委员长。他积极推动省港工会统一运动,成功促成香港总工会的成立,为省港大罢工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邓中夏:工人运动的坚定推动者
邓中夏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重要成员,参与组织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他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大会的顺利召开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成立作出了贡献。
作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人之一,邓中夏参与组织了多次罢工事件,为工人运动的发展不懈努力。他的坚定信念和卓越组织能力,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成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苏兆征:工人运动的坚定战士
苏兆征与林伟民一同领导了香港海员大罢工,是工人运动的重要领袖之一。他与林伟民、刘少奇等人密切合作,为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工人运动的先驱们,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他们不仅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发挥了关键作用,更为中国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工人运动的历史丰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