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科学研究院技术加持:电视台频率启用解析
广播科学研究院技术加持:电视台频率启用解析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无线电频率资源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作为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的重要技术支撑单位,广播科学研究院在频率规划、覆盖组网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技术、应用和政策等多个维度,深入解析广播科学研究院如何通过其先进的技术支持,助力电视台频率启用和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广播科学研究院:频率规划的权威机构
广播科学研究院是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的重要技术支撑单位,负责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统一管理无线电频率和无线电台(站),负责无线电监测、干扰查处和涉外无线电管理等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制定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并依照相关程序实施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
技术优势:50米分辨率三维电子地图数据
广播科学研究院在频率规划方面拥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其自主研发的频率规划软件计算分析平台,结合全国50米分辨率三维电子地图数据,能够实现精准的频率规划和覆盖预测。这种高精度的地理信息数据,使得频率规划工作能够充分考虑地形、建筑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优化频率使用效率,减少干扰,提高无线电信号的覆盖质量。
实际应用:中国广电5G网络建设
广播科学研究院的技术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以中国广电5G网络建设为例,中国广电拥有700MHz黄金频谱,具备广覆盖的优势。在同等上行速率的条件下,700MHz单站覆盖能力是3.5GHz的8.6倍。通过与中国移动“共建共享”,构建了全球最大700MHz网络,已建成超60万座5G基站,用户规模突破2300万。
在这一过程中,广播科学研究院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其频率规划软件计算分析平台和三维电子地图数据,为700MHz频段的频率迁移和单频网组网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研究院还参与了5G NR广播技术的研发,推动了929款入网终端支持700MHz频段,使得700MHz成为全球产业链全面支持的主力5G频段。
政策背景:频率资源的科学管理
频率资源的科学管理是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使用无线电频率应当取得许可,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的期限不得超过10年。转让无线电频率使用权的,受让人应当符合相关规定条件。这些政策为频率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供了制度保障。
展望未来:新挑战与新机遇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5G技术为广播电视业务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例如5G NR广播技术可以实现跨运营商服务,提供免流量电视观看体验。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对传统广播电视构成了挑战,迫使电视台进行业务流程重塑和频道精简。
面对这些挑战,广播科学研究院正积极发挥其技术优势,推动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通过优化频率资源配置,提升无线电信号覆盖质量,为广播电视事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同时,研究院还积极参与国际电联的相关工作,代表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多的频率资源,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结语
广播科学研究院作为国家无线电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单位,在频率规划、覆盖组网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先进的频率规划软件计算分析平台和全国50米分辨率三维电子地图数据,为频率规划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广播科学研究院将继续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