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启动医学体重管理项目:肥胖症新疗法揭秘
上海启动医学体重管理项目:肥胖症新疗法揭秘
2024年9月21日,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主办的非公立医疗机构体重管理中心建设项目在上海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提升全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在体重管理领域的专业化与规范化建设,为患者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和一站式的体重管理解决方案。
项目启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教授分享了其团队在肥胖症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由贾伟平院士牵头的依苏帕格鲁肽α注射液减重IIa期临床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研究共纳入50名超重或肥胖患者,平均年龄36岁,平均体重指数(BMI)为33 kg/m²,平均体重92.9 kg。结果显示,在接受为期4周的目标剂量治疗后,依苏帕格鲁肽α组患者体重较基线变化的平均百分比为-7.2%(约6.5 kg),而安慰剂组仅为-0.9%(约0.5 kg)。此外,84.6%的依苏帕格鲁肽α治疗患者实现了体重减轻5%以上的效果,而安慰剂组无一人达到这一目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李益明教授在会上指出,当前我国肥胖症呈现年轻化趋势,中青年患者因工作强度大、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等因素面临更高的肥胖风险。据统计,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18-49岁的中青年患者占比已达到22.6%。李益明教授强调,应对糖尿病年轻化挑战,需多管齐下:提高对糖尿病危险因素的认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关注糖尿病综合管理目标,包括血糖、血压、血脂的共同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1月16日,《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发布了重大报告“临床肥胖症定义和诊断标准”。报告首次将肥胖分为“临床肥胖症(clinical obesity)”和“临床肥胖前期(pre-clinical obesity)”两种状态,这一新定义得到了全球75个医学组织的支持。中国专家一致认为,这份报告为全球肥胖症防治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也为中国肥胖症防治工作带来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当前,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药物在肥胖症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礼来中国总裁兼总经理德赫兰表示,公司承诺将携手政府和行业伙伴,通过创新的双靶点降糖、减重疗法,支持国家 “体重管理年”计划和慢性病综合防治计划的有效实施。
专家强调,要将国际先进的肥胖症定义和标准真正应用于临床实践,还需要政府、企业、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各方的协同发力,未来肥胖症患者将能够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前沿研究成果和治疗方案,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也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