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陈俊杰团队最新发现:基因编辑调控AMPK信号通路的新机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陈俊杰团队最新发现:基因编辑调控AMPK信号通路的新机制

引用
澎湃
9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614889
2.
https://yzw.gdut.edu.cn/info/1117/7474.htm
3.
https://m.book118.com/html/2025/0105/6214022243011021.shtm
4.
https://support.huawei.com/enterprise/zh/doc/EDOC1100366481/127a6f06
5.
https://www.antpedia.com/ns/1470985.html
6.
https://www.slarc.org.cn/dwyx/CN/lexeme/showArticleByLexeme.do?articleID=3944
7.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77826968.html
8.
https://m.book118.com/html/2025/0106/7013050063010020.shtm
9.
https://m.book118.com/html/2025/0106/8023134053007016.shtm

近日,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陈俊杰(Junjie Chen)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揭示了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调控AMPK信号通路的新机制。这一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AMPK信号通路的理解,更为治疗多种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背景与意义

AMPK(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信号通路是细胞能量稳态调控的关键机制。当细胞内ATP水平下降时,AMPK被激活,通过调节代谢途径恢复能量平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MPK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多种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深入研究AMPK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价值。

研究方法与发现

陈俊杰团队运用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了AMPK野生型和AMPKα1/α2双敲除细胞系内的蛋白组变化。通过这种方法,他们成功鉴定到了一个新的底物蛋白ARMC10,并确定了其S45位点为关键磷酸化位点。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研究AMPK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尤其是CRISPR-Cas9系统,近年来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陈俊杰团队利用这一技术,精确地敲除了细胞中的AMPKα1和AMPKα2亚基,从而实现了对AMPK信号通路的精准调控。这种基因编辑策略不仅有助于揭示AMPK信号通路的生物学功能,还为开发针对AMPK信号通路的新型药物提供了可能。

科学意义与应用前景

陈俊杰团队的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首先,他们通过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技术,成功鉴定到了新的AMPK底物蛋白ARMC10及其关键磷酸化位点S45,这为进一步研究AMPK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其次,他们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实现了对AMPK信号通路的精准调控,为研究AMPK信号通路的功能提供了新的工具。

这一发现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AMPK信号通路在多种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调控AMPK信号通路的新机制,有望为治疗这些疾病提供新的思路。例如,在糖尿病和肥胖症的治疗中,通过调控AMPK信号通路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肝脏葡萄糖生成,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在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治疗中,通过调控AMPK信号通路可以保护心肌细胞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肿瘤生长。

结语

陈俊杰团队的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深化了我们对AMPK信号通路调控机制的理解,更为开发针对AMPK信号通路的新型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基于AMPK信号通路的创新疗法问世,为患者带来福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