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古城:千年文脉的传承与新生
济南古城:千年文脉的传承与新生
济南古城,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泉城明珠,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作为泉城文脉的“金名片”,济南古城不仅拥有丰富的泉水资源和古建筑,更承载着老济南的记忆与文化。
明水古城:文旅融合的典范
自2023年国庆节前开城以来,济南明水古城已经“一周岁”。过去一年,明水古城“高光”时刻不断,文旅新玩法越来越多,崭新业态不断走向成熟。据统计,明水古城共计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营收1.3亿元。
明水古城的吸引力在于其独特的气质——南北兼具。这里既有北方城市的豪迈,又不失江南水乡的婉约。游客漫步其中,可以看到小桥流水杨柳岸、黛瓦青墙油纸伞,碧波之上荡漾着摇橹船,仿佛置身于一幅动人的水墨画中。
明水古城深挖当地文化资源,打造特色IP。例如,以李清照文化为切入点,推出易安诗会、“待清归”等沉浸式节目演绎;结合山东早酒文化,打造“早酒集”,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欣赏章丘梆子、山东快书等民俗演艺。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并重
在济南古城的核心区域,芙蓉街、百花洲、将军庙三大历史文化街区正焕发出新的生机。目前,明府城片区已有三百多个传统院落列入改造计划。施工人员按照“少干预、渐进式、逐院落、留原貌”的原则,逐步开展传统院落和历史建筑整治修缮。
在百花洲畔的曲水亭街、西更道街和小王府池子街,多个纳入改造范围的院落外围搭建起施工围挡。王府池子、轱辘把子街、西更道街等地的多座临街、临泉院落正在进行修缮,拆除原有居民自建房,重新铺装青砖、灰瓦、木制门窗,力求恢复老院落的原貌。
保护规划:精细化管控确保文化传承
为了更好地保护济南古城的历史风貌,济南市发布了《济南市居住区风貌设计导则(试行)》。该导则将济南划分为老城传统风貌区、城市风貌协调区、现代都市风貌区、山泉森林风貌区、现代田园新城风貌区五大区域,实施分区管控。
其中,老城传统风貌区北至明湖西路,东至历山路,西至纬十二路,南至文化西路。该区域要求延续历史文化传统色调,古城区青砖黛瓦,商埠区暖墙褐瓦,确保与传统街区风貌协调一致。新建建筑禁止使用对古城和商埠区色彩造成冲突的高亮度高明度色彩,新建、改建建筑需提取并充分利用传统材料和老物件。
济南古城的保护与发展,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提升上,更体现在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机更新,济南古城正以其独特的历史魅力和现代活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