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文创的创新之路:红山动物园如何实现从亏损到盈利的逆袭
动物园文创的创新之路:红山动物园如何实现从亏损到盈利的逆袭
南京红山动物园凭借独特的文创策略,从曾经亏损3000万的困境中成功逆袭,如今已成为国内动物园文创的标杆案例。从"杜杜"爆红到多元化的文创产品开发,红山动物园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更为整个文创行业提供了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思路。
打造动物IP,放大商业价值
生活在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的白面僧面猴杜杜,因其独特的长相深受网友的喜爱,成功跻身园区顶流动物IP。独特的IP可以显著提升园区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通过打造独特的品牌特色,为游客提供更具吸引力和故事感的游览体验,进而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
红山动物园xBAMBOOMATES联名
以杜杜为原型设计的白面僧面猴趴趴公仔,憨态可掬,还可以用肚皮来擦拭屏幕,实用便捷。
红山动物园x喜茶联名
作为新晋顶流,杜杜不仅有了属于自己的周边,还被品牌们盯上。今年10月,喜茶联名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推出新品与周边,其中就有杜杜的贴纸与毛绒杯套。
以动物为本,将爱融入文创
作为一家自负盈亏的动物园,红山动物园在博物馆文创冰淇淋大火之后,也紧跟实时推出了动物雪糕。草莓味的小熊猫、芒果味的老虎、牛奶味的小象,萌萌的动物造型精准戳中年轻人的萌点。
此外,不论是与各类IP联名的创作者合作出盲盒,还是夜灯、口罩等多样化的周边类型,红山动物园洞察年轻一代的喜好,不断推出契合消费热点的文创产品。
红山动物园2021年以来,尝试与品牌联名,破圈合作发售联名款,当年销售额增加到100w+,持续建立稳固的“粉丝经济”,吸收全国各地大量动物爱好者、环保爱好者,2022全年销售额突破200w;到2023年销售额爆发式增长,仅上半年销售额已超500w;文创品类从最初的冰箱贴已发展到包括毛绒玩偶、服饰、盲盒等200+品类。
同时,动物们也成为了周边的创作灵感来源。红猩猩小黑笔下的抽象画可谓是“一画难求”,而由园内百兽倾情提供的动物便便有机肥,也一度引起了热议。由动物朋友们亲自参与“设计”的创意周边,自带话题度,也拉近了人与动物之间的距离。
年轻化语境,与游客玩在一起
在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内,除了备受瞩目的白面僧面猴杜杜IP,还提供了多种有趣的玩法,包括游园护照打卡活动和动物认养活动,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和独特的体验。
游园护照打卡
游园护照玩法有助于提高游客的参与感和认知度,通过在特定区域盖章的玩法,鼓励游客走遍动物园的角角落落,体验不同的游园乐趣。同时,在玩法上园区鼓励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游园经历,通过二次裂变的手段,有效增加了动物园的知名度,进一步吸引了更多潜在受众。
动物认养
“云养宠”风靡全国,社交媒体上的认养炫耀帖更是层出不穷,“合法认养一只老虎”一度成为年轻人的社交货币。
红山动物园秉着一贯“万物平等”的原则,没有将动物看成是动物,而是将它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朋友。在认养页面上,每只动物都有自己的简介,简介中充满了个性化的描述,看起来非常生动有趣。
园长更是表示,开放动物认养既是为了科普,也是为了增强互动,是一项生命教育项目。红山森林动物园开展的线上动物直播和“云认养”活动,不仅让动物园获得了巨大的关注,还使得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和参与到动物保护中来。
顶流之路,做到销售与内容的兼顾
文创产品是定制类产品,生产数量远低于大流通产品,制作成本高,定制文创产品几乎不大可能在更多的渠道铺货销售,如果客流没有达到一定量,就算是低价也不一定能拉动销售,更不要说红山动物园这种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景区。
与此同时,讲好品牌故事、在游客心中留下记忆点而言,是文创产品开发又是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
形象运营
人格化,有人情味,然后不断去做产品的延展、品牌的跨界,要用持续的内容不断丰满填充。
红山动物园通过文创产品与游客形成强情感链接,助力动物园从“门票经济”向“文创经济”转型 ,以“关爱动物、尊重生命、敬畏自然”作为文创产品的设计内核,融入动物园故事、情感和 流行话题,深度捆绑认可动物园发展理念的人群。
人货场的匹配
也就是文创产品、销售场景与客群的匹配。
一般来说,在文创市场上,大型文博场馆、亲子主题公园这两个场景是最适合文创产品销售的。大型博物馆有自己的镇馆之宝,主题公园有自己的IP如乐高乐园,迪士尼,环球影城等,都相对容易转化为周边产品。而且,文博场馆和主题公园吸引家庭端客群,另外,由于文博场馆大多数是免费游览,游客在购物支出上是“更松弛的”,购买意愿更强烈,希望把这份文化记忆带回家。
而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则是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体现在营造文创产品的销售场景上,在其本土物种保护区内的文创小屋,是一间20多平方米的小木屋,充满了大自然的气息,悬挂的电子大屏上播放着鸟类科普宣传片,玻璃展柜里放着大大小小的鸟巢,墙上贴着金丝猴和老虎的剪纸,墙角陈列着野花、树桩,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游客的购买欲。
设定落地目标
景区做文创一是为了宣传推广,二是为了品牌高度,三是销售利润。品牌发展阶段不同,做文创产品达到的效果也不同。
品牌塑造期:将文创当作活动来策划,力求达到最大的曝光度,弱化品牌和销售。
品牌成长期:以品牌和销售其中一种为目的,要么提升品牌,要么就专心走量。
品牌管理期:以提升品牌知名度为核心目的,与品牌战略相匹配,能够产生最大化的收益。
其实,对于红山动物园来说,小小的文创产品,承载了“动物故事”,为社会公众了解、认识自然打开了一扇窗口,架起了一座桥梁。它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购买行为,还是一种情感的双向奔赴,代表着购买者身体力行,保护自然和生态的一个宣誓行动。
随着消费市场回暖,文创只有创造产品价值交换的正向循环体系,才能够在内卷的赛道中抓住机遇,趁势而上。
*资料参考:由文化与办公用品行业的媒体平台识具携手Mob研究院,并由CSF文化会提供数据支持的《2024年文创行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