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冰球馆:亚冬会场馆设计大揭秘!
哈尔滨冰球馆:亚冬会场馆设计大揭秘!
哈尔滨冰球馆,这座始建于1993年的场馆,曾是1996年第三届亚冬会的主场馆,如今以全新面貌迎接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的到来。经过全面改造升级,这座承载着哈尔滨冰雪运动历史的场馆,以其现代化的设计和环保理念,成为本届亚冬会冰球比赛的主赛场。
创新设计,打造专业赛事场地
冰球馆总建筑面积达3.26万平方米,拥有4块国际标准冰场,其中比赛馆的冰场尺寸可灵活转换,既能满足26米×60米的标准,又能调整为30米×60米的规格,以适应不同赛事需求。这种可转换式界墙技术在国内尚属领先,不仅提高了场馆的利用率,也节约了建设成本。
在照明系统方面,场馆采用了先进的物联网智慧照明控制系统,可实现训练、比赛、高清转播等多种模式场景控制。数据显示,改造后的照明系统垂直平均照度达到2668Luk,水平平均照度更是高达3847Luk,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了优质的视觉体验。
绿色环保,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改造过程中,哈尔滨冰球馆始终坚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场馆建立了环保材料白名单制度,所有改造材料均经过严格环保检测。在施工过程中,大量采用铆钉结构或拼接结构,最大限度减少胶黏剂的使用,确保场馆空气质量。
制冷系统的升级是环保改造的一大亮点。原有的乙二醇制冰系统被替换为更环保高效的R134a制冷剂系统,实现了双主机制冷模式。同时,场馆还配备了热能回收装置,进一步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亚冬会将首次实现比赛场馆及配套设施100%绿电供应。通过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以及170项配套电网补强工程的实施,场馆在赛时将全面使用绿色清洁能源。
以人为本,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场馆设有5304个固定座椅席位,其中包括104个VIP坐席,能够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为了提升观赛体验,场馆还设置了多个功能区域,包括运动员休息室、教练员休息室、新闻发布厅等。
运动员休息室配备了完善的卫浴设施和新风系统,还设有专门的烘干室,确保运动员在比赛间隙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此外,场馆还特别设计了陆地热身场地,配备了专业的体能训练设备,为运动员提供全面的赛前准备条件。
历史传承,开启全新篇章
哈尔滨冰球馆不仅是一座体育场馆,更是一座见证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的历史地标。从1996年亚冬会到2025年亚冬会,从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到国际少儿冰球邀请赛,这里见证了多位奥运冠军的成长之路,包括速度滑冰冠军张虹、花样滑冰双人滑冠军申雪/赵宏博等。
随着2025年亚冬会的临近,这座焕然一新的冰球馆正以更加专业、环保、人性化的姿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它不仅为本届赛事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更将为哈尔滨的冰雪运动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