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化疗全解析:最新进展与临床应用
放疗化疗全解析:最新进展与临床应用
放疗和化疗是治疗癌症的两种重要手段,但它们之间存在本质区别。放疗是局部治疗,通过高能射线直接照射肿瘤区域,适用于局限性实体瘤;而化疗是全身治疗,通过药物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适合已发生转移或对化疗敏感的肿瘤。
放疗的最新进展:精准打击,副作用更小
以武汉济和医院肿瘤科为例,该院采用先进的TomoTherapy(托姆刀)系统进行精准放疗。这种设备集成了CT影像引导和调强放疗(IMRT)技术,能够提供高精度的放射治疗,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减少副作用。
刘女士,57岁,1年前因肺癌伴脑转移前来就诊。她的病情较为复杂,肺部和颅内均有多处病灶。经过全面评估,医生决定采用TomoTherapy系统进行精准放疗。具体治疗方案如下:
- 肺部病灶:70 Gy / 10次
- 颅内大病灶:50 Gy / 10次
- 颅内小病灶:40 Gy / 10次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还结合了甘露醇和激素治疗,以减轻颅内高压的症状。经过1年的治疗,刘女士的肿瘤全部消失,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化疗的新策略:时机和顺序至关重要
对于小细胞肺癌这种恶性程度较高的癌症,传统的治疗方案是同步放化疗。然而,最新的研究发现,治疗的时机和顺序对疗效有重要影响。
今年早些时候,具有里程碑意义的III期临床试验ADRIATIC研究发现,在完成放化疗六周之后,添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的免疫治疗药物,如度伐利尤单抗可以将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27%。
另一项研究Oncology/LU 005则表明,如果在放化疗的同时进行免疫治疗,患者并没有生存获益。只有在放化疗完成之后进行免疫治疗才能获益。这表明免疫治疗在与胸部放疗同时进行时活性会降低,这可能是由于放疗固有的免疫抑制作用。
此外研究还发现,每天两次放射治疗比每天一次放疗更加有益处。两组患者每天两次放疗的平均存活时间更长。每天两次的中位总生存期是35.4个月,而每天接受一次治疗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是28.3个月。
如何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放疗和化疗各有优势,具体选择取决于肿瘤类型、分期以及患者个体情况。对于局限性实体瘤,放疗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对于已发生转移的癌症,化疗是重要选择。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往往会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的联合使用。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法被开发出来,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了解这些常识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