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冥想:科学证实的心理调节利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冥想:科学证实的心理调节利器

引用
澎湃
11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985490?commTag=true
2.
https://m.sohu.com/a/835272013_121956423/?pvid=000115_3w_a
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755057555027777
4.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152878
5.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tests-procedures/meditation/about/pac-20385120
6.
https://www.scitw.cc/posts/SCI-STORY-271
7.
https://www.scitw.cc/posts/Beyond-Mindfulness-tw
8.
https://www.hanwei.ink/2024/11/23/Mindfulness-Meditation-and-the-Six-Aspects-of-Life/
9.
https://docs.feishu.cn/article/wiki/wikcnh0RjXZf4ZHD08nNnuJ7etg
10.
https://www.elle.com/tw/beauty/health/g39180404/how-to-do-meditation/
11.
https://brain.bnu.edu.cn/shfw/kpxx/c9e8ce2f963f445faa6930b1b6171f62.htm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刘兴华团队的最新研究发现,通过49天的正念冥想学习和练习,焦虑和抑郁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更快缓解。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心理治疗领域的顶级期刊《心理治疗与身心医学》上,为冥想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冥想,这一古老的实践,早在数千年前就已被人类所采用,作为一种提升心理健康和情绪稳定的工具。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起源于古代文明,如中国和埃及,同时也在印度教、佛教和犹太教等主要宗教传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冥想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正念冥想、行走冥想、慈悲冥想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技巧和目标。

正念冥想,作为最受欢迎的一种形式,强调在当下保持觉知,不对自己的想法和情绪进行评判。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减轻压力和焦虑,还能改善睡眠质量,增强情绪稳定性。研究显示,正念冥想能够帮助参与者更好地管理情绪,降低抑郁和焦虑的症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参与正念冥想的成年人中,有超过50%的人报告说,他们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显著减轻。

行走冥想则是一种结合了身体活动和冥想的实践,尤其适合那些在静坐冥想中感到困难的人。通过关注每一步的感觉,行走冥想不仅能提升身体的灵活性,还能增强心理的专注力。研究表明,行走冥想的参与者在面对压力和焦虑时,能够表现出更强的应对能力。正如Dan Harris在其播客中提到的,行走冥想帮助他打破了日常生活的自动驾驶模式,让他重新与身体和环境建立联系。

此外,科学研究也支持冥想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根据《科学报告》发表的一项研究,长达31天的正念训练能够显著改善参与者的心理状态,减少焦虑和抑郁的感受。这表明,冥想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修炼,更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

在现代社会中,冥想的普及程度不断上升。根据美国国立健康访谈调查,2002年仅有7.5%的成年人参与冥想,而到2022年,这一数字已上升至17.3%。这种趋势反映了人们对心理健康日益增长的关注,以及对简单、有效的自我调节工具的需求。

然而,冥想的实践并非没有挑战。许多初学者可能会因缺乏指导而感到迷茫,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冥想可能会引发负面情绪。正因如此,选择合适的冥想方式和获取专业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如此,冥想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自我关怀工具,其潜在益处依然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实践。

01

冥想的具体益处

冥想对心理健康的益处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1. 减轻压力和焦虑:冥想通过帮助人们专注于当下,减少对过去或未来的担忧,从而有效减轻压力和焦虑。研究表明,冥想可以降低体内的应激激素水平,如皮质醇,进而缓解焦虑症状。

  2. 改善情绪:冥想有助于提升积极情绪,如幸福感和平静感。通过培养对情绪的觉察能力,人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负面情绪,减少抑郁症状。

  3. 提升专注力:冥想训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注意力,减少外界干扰。这种专注力的提升不仅在冥想过程中有效,还能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提高工作效率。

  4. 改善睡眠质量:高质量的睡眠对于情绪调节和认知功能至关重要。冥想已被证实能有效改善失眠等问题,确保大脑和身体得到充分休息,从而更好地进行内省。

  5. 打破思维惯性:冥想鼓励开放的心态,帮助人们跳出固有思维模式,用全新的视角审视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这对于深入了解自己尤为重要。

02

冥想的科学原理

冥想的效果并非玄学,而是有科学依据的。研究表明,冥想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与注意力、情绪调节和自我觉察相关的脑区。

  1. 大脑可塑性:成人大脑的可塑性曾被认为是有限的,但冥想研究打破了这一传统认知。通过持续的冥想练习,大脑的神经回路可以被重塑,增强自我觉察能力。

  2. 前额叶活动增强:冥想可以增强大脑前额叶的活动,这个区域与注意力、决策和情绪调节密切相关。前额叶活动的增强有助于提高人们的专注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3. 杏仁核活性降低:杏仁核是大脑中处理情绪反应的重要部分,特别是与恐惧和焦虑相关。冥想可以降低杏仁核的活性,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焦虑。

03

冥想的普及与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冥想的普及率也在逐年上升。根据美国国立健康访谈调查的数据,2002年仅有7.5%的成年人参与冥想,而到2022年,这一比例已上升至17.3%。这种显著的增长反映了冥想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心理调节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和重视。

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冥想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除了传统的静坐冥想外,行走冥想、慈悲冥想等多种形式的冥想逐渐兴起。特别是行走冥想,因其结合了身体活动和内心专注,特别适合忙碌的现代人。研究表明,行走冥想不仅能提升身体的灵活性,还能增强心理的专注力,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科技的发展也为冥想的普及提供了新的途径。AI驱动的冥想应用程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冥想指导。虽然这些应用程序存在缺乏个性化支持的问题,但它们无疑为冥想的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

04

冥想的实践建议

对于想要尝试冥想的人来说,可以从简单的呼吸冥想开始。以下是一个基本的冥想练习步骤:

  1.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保持舒适的坐姿。
  2. 设置一个计时器,从5-10分钟开始。
  3. 闭上眼睛,专注于呼吸。注意吸气和呼气的感觉。
  4. 当思绪游离时,不要评判,只需温和地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
  5. 结束时,慢慢睁开眼睛,保持几分钟的静坐状态。

冥想不需要特殊的环境或设备,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关键是要保持持续的练习,将其融入日常生活。

05

结语

冥想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心理调节工具,其科学依据和实际效果已得到广泛认可。无论是面对压力、焦虑还是抑郁,冥想都能提供有效的帮助。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冥想将在心理健康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每个人来说,冥想不仅是一种放松的方式,更是一种了解自己、提升自我觉察能力的重要途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