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NEJM最新研究:失眠治疗的科学选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NEJM最新研究:失眠治疗的科学选择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10
来源
1.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09e6836e7660
2.
https://www.wchscu.cn/public/department/yzyz/detail/83512.html
3.
https://rs.yiigle.com/cmaid/1492807
4.
https://geneonline.news/jama%E5%AD%90%E5%88%8A%EF%BC%9A%E6%A6%AE%E5%9F%B9%E6%99%B6%EF%BC%8F%E7%8E%8B%E7%91%9C%E5%A0%B1%E5%B0%8Etavns%E6%B2%BB%E7%99%82%E6%85%A2%E6%80%A7%E5%A4%B1%E7%9C%A0%E7%9A%84%E6%9C%80%E6%96%B0%E8%87%A8/
5.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31b83506444.html
6.
https://www.simcere.com/news/detail.aspx?mtt=452
7.
https://rs.yiigle.com/cmaid/1506233
8.
https://nejmqianyan.cn/index.php?c=article&filterid=1
9.
https://njglyy.com/news/detail.aspx?Id=11596&mtt=2
10.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insomnia/diagnosis-treatment/drc-20355173

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关于失眠管理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失眠治疗提供了新的参考。研究显示,失眠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和行为疗法(也称为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和其他补充替代疗法。其中,CBT-I疗法是近年来中国和其他国家失眠相关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方式。

01

CBT-I疗法:失眠治疗的一线选择

CBT-I疗法本质上是通过发挥患者自我效能,以改善失眠,其核心构成部分包括行为和睡眠计划策略(睡眠限制和刺激控制)、放松训练、改变过度担心失眠的心理和认知疗法、睡眠卫生教育等。

  • 睡眠限制:限制患者在床上发呆的时间(睡眠窗口期),让患者睡眠时长尽量与实际接近,根据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卧床时间×100%(通常认为>85%属于正常),每周调整睡眠窗口期,直到建立合理的持续睡眠时长。
  • 刺激控制:仅在困的时候睡觉;睡不着干脆起床;只在卧室和床上睡觉,不看书或看电视等;每天早上在统一时间起床;避免小憩。
  • 放松训练:该疗法需要临床干预,如渐进式肌肉放松和意向训练,目的是减少自主性唤醒、肌肉紧张和干扰睡眠的想法产生。需要说明的是,CBT-I疗法有时并不包含放松训练。
  • 认知疗法:通过心理学提问和沟通方式,校正患者对睡眠的误解,帮助患者重新构建失眠无害的认知,减少患者对失眠影响白天正常生活的过度担忧。
  • 睡眠卫生教育:患者通过了解关于健康睡眠(如饮食、锻炼等)和环境因素(如噪音、温度过高等)相关临床实践教育,了解相关有益或影响睡眠的因素。
  • 接纳承诺疗法(ACT):ACT疗法核心是让患者专注于当下,接受自己当前的生活经历、思想和感受(即使是消极的感受),不试图强行去改变现状,通过使用不同的方式(如接受、融合、正念和承诺),增加心理活动的灵活可操作性。
  • 正念疗法:正念疗法是一种冥想,起初是用于减轻压力和焦虑,后来人们发现正念疗法也可作为ACT疗法的一部分,通过观察和感受自己的思想变化,来选择反思或放弃某些事情,以达到缓解失眠的目的。
  • 短期行为治疗:这是CBT-I疗法的简化版本,包含关于睡眠调节、影响和加强睡眠的临床实践教育等。

研究表明,CBT-I对于治疗长期失眠症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与药物治疗相比,CBT-I具有更持久的效果,并且副作用较少,因此它被认为是慢性失眠的首选治疗方式。

02

药物治疗:多种选择,需谨慎使用

助眠药物种类较多,如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BZRAs)、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食欲素受体拮抗剂等。

  • BZRAs:可分为苯二氮䓬类药物(BZDs)、非苯二氮䓬类药物(non‑BZDs)和新型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临床研究显示,BZRAs可有效减少睡眠潜伏期和睡眠后觉醒时间,小幅增加总睡眠时间。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药物可能会产生依赖性,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去甲替林和多塞平)和杂环类抗抑郁药(如米氮平、曲唑酮)临床上也有用于治疗失眠,这些药物用于治疗失眠时的剂量应小于治疗抑郁症剂量,因为药物起效快,且作用机制并不相同。但目前美国FDA仅批准多塞平用于治疗失眠适应证,主要原因在于其他药物尚缺少相关随机对照试验证据,来支持这些药物在治疗失眠方面的确切疗效。现有证据显示,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整体上可提高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和总睡眠时间,对睡眠潜伏期影响较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镇静、口干、低血压和高血压等。此外,部分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如奥氮平,有时也被用于治疗失眠,但是这部分药物不利于心血管、代谢和神经系统,除非患者同时患有精神类疾病,医生才会考虑使用。
  • 食欲素受体拮抗剂:目前,美国FDA批准了3款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用于治疗失眠,分别为苏沃雷生(suvorexant)、莱博雷生(lemborexant)和达利雷生(daridorexant)。这些药物通过阻断食欲素神经肽与其受体的结合,降低过度活跃的中枢觉醒,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03

非药物治疗新进展:taVNS带来新希望

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taVNS)是最新研究发现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JAMA子刊发布研究显示,taVNS可显著提高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焦虑、抑郁症状,且疗效持久。该研究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团队完成,为非药物治疗失眠提供了新选择。

04

结语

失眠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CBT-I疗法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具有安全、有效、持久的特点,值得优先尝试。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同时关注新型药物的研究进展。非药物治疗的最新研究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但同样需要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总之,面对失眠问题,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以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