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睦家专家教你科学处理动物咬伤
和睦家专家教你科学处理动物咬伤
狂犬病是人类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也是最致命的疾病之一。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5.9万人死于狂犬病,病死率几乎达到100%。在中国,狂犬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当被动物咬伤或抓伤时,科学处理伤口和及时接种疫苗至关重要。
伤口如何分级?不同等级的伤口应该如何处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动物咬伤或抓伤可分为三级:
I级暴露:接触或喂养动物,皮肤完好无损。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II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对于II级暴露,需要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如果伤口位于头面部,或患者存在严重免疫功能低下,应按照III级暴露处理。
III级暴露: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或破损皮肤被舔舐,或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组织污染,或直接接触蝙蝠。III级暴露除了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外,还需要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伤口处理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伤口处理应尽早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冲洗伤口: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约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清洁剂。对于较深的伤口,可用注射器或专用冲洗设备对伤口内部进行灌注冲洗,做到全面彻底。
消毒处理:伤口冲洗后用稀释碘伏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果的皮肤黏膜消毒剂(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涂擦伤口。如果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首先予以清创。
预防其他感染:根据伤口污染或感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狂犬病病毒以外的其他感染。同时,结合伤口性质与既往免疫史等综合判断是否使用破伤风疫苗及其被动免疫制剂。
狂犬病疫苗应该如何接种?
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狂犬病疫苗有两种免疫程序:
5针免疫程序:于注射当天、3、7、14和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剂次,共注射5剂次。
“2-1-1”免疫程序:于注射当天注射狂犬病疫苗2剂次(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注射1剂次),第7、21天各注射1剂次,共注射4剂次。
接种疫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尽量使用同一生产厂家的狂犬病疫苗完成全程接种。如果无法实现,可用不同生产厂家的狂犬病疫苗替换。
孕妇、哺乳期妇女、老人、儿童(包括婴幼儿)如果发生了狂犬病暴露,均应全程、足量、规范接种疫苗。
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种其他疫苗,但优先接种狂犬病疫苗。如果注射了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应按疫苗说明书要求推迟计划接种的减毒活疫苗。
特殊情况如何处理?
再次暴露:如果在完成全程接种后3个月内再次暴露,无需加强接种。如果超过3个月再次暴露,在第0天和第3天各接种1剂。如果使用效力不确定的疫苗或严重暴露者,需全程重新接种。
免疫功能低下者:严重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即使为II级暴露,也应按照III级暴露处理,需要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伤口在头面部:即使为II级暴露,如果伤口位于头面部,也应按照III级暴露处理。
如何预防狂犬病?
合法养犬:主动学习本地养犬政策,为宠物办理“养犬登记证”。
科学养犬:每年定时为爱犬接种狂犬病疫苗。
文明养犬:遛狗时请牵好狗绳,主动避让行人,尤其是老人、儿童和孕妇等行动不便人群,建议外出时为爱犬佩戴嘴套。
绝育有利:不仅能让爱犬更健康,也可以避免犬只过剩,沦为流浪犬。
相伴一生:不抛弃爱犬,流浪犬是狂犬病传播的重要宿主。
勤宣传:向亲朋好友主动科普文明养犬知识。
狂犬病虽然致命,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处理,完全可以避免。一旦发生动物咬伤或抓伤,切勿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以确保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