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程度影响寿命!研究:小学没读完,死亡风险或增加93%
教育程度影响寿命!研究:小学没读完,死亡风险或增加93%
教育程度与健康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最新研究显示,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其死亡风险显著增加。
教育是影响健康的关键社会因素。通常,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更倾向于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和定期体检。此外,他们也更可能具备良好的健康知识和决策能力,从而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
2024年5月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Western Pacific"发表了一篇重要研究,探讨了教育程度与过早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研究团队分析了中国慢性病和危险因素监测(CCDRFS)队列中的98658名参与者数据,这些参与者来自中国31个省份,年龄在30-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52岁。研究通过为期10年的全国队列分析,考察了教育程度与过早全因和特定原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研究将个人教育程度分为四类:小学没读完(24.87%)、小学毕业(21.12%)、初中毕业(31.86%)、高中及以上(22.14%)。结果显示,教育程度与死亡风险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在平均9年的随访期间,共记录了3082例过早死亡。研究发现,全因过早死亡率与受教育程度呈负相关,即受教育程度越低,死亡率越高。
具体而言,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相比,小学没读完的人过早全因死亡风险增加93%。在特定原因死亡率方面,小学没读完的人群中,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60%,癌症死亡率增加53%,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更是高达209%,其他原因死亡率增加176%。
研究还发现,教育程度对死亡风险的影响在性别和城乡之间存在差异。小学没读完的女性全因死亡率是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女性的2.15倍,高于男性的1.78倍。城市地区教育程度对死亡风险的影响也更为显著。
进一步分析显示,收入、吸烟、饮酒以及蔬菜和水果摄入量等因素在教育与死亡风险的关联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收入是最关键的中介因素,在男性中占23.0%,在女性中占11.1%。
这项研究强调了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女性和城市人口中,以避免低教育程度人群的不良健康后果。
值得一提的是,其他相关研究也支持了教育程度与健康之间的关联。例如,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显示,受教育程度每增加一年,死亡风险降低1.9%。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则发现,获得更高教育水平的人往往衰老更慢,寿命更长。
这些研究共同揭示了教育与健康之间的重要联系,为制定相关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