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教你职场决策: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刘伯温教你职场决策: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不仅体现了古代军事家的智慧,更蕴含着深刻的职场哲学。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这句话为职场人士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指南。
刘伯温的职场智慧
刘伯温,名基,字伯温,是明朝开国元勋,被誉为“开国第一谋臣”。他辅佐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刘伯温的智慧主要体现在《素书》中,这本仅有千余字的著作,却蕴含了深邃的职场哲学。
《素书》提出了五个核心理念:修德、好善、至诚、体物和知足。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古代的政治军事,对现代职场人同样具有重要启示。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的智慧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这句话,虽然并非直接出自刘伯温,但完美体现了他在《素书》中所阐述的决策理念。这句话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智慧:
谋定而后动:强调在采取行动前要深思熟虑,制定周密的计划。这与《素书》中“体物”的理念相呼应,即要全面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知止而有得:强调在追求目标时要把握好尺度,适时停止。这与《素书》中“知足”的理念一脉相承,告诫人们不要贪得无厌,要学会适可而止。
现代职场中的实践应用
在现代职场中,“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的智慧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小米公司为例,创始人雷军在创业初期就制定了“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七字诀,体现了深思熟虑的决策理念。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小米始终保持克制,不盲目扩张,而是专注于打造精品,最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再以个人职业发展为例。许多职场人在面对职业选择时,往往急于求成,盲目跳槽。而真正成功的人,往往是在充分了解自身优势和市场环境后,才做出慎重的决定。同时,他们也懂得在追求职业目标时保持适度,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爆炸,变化加速,这一古老智慧更显珍贵。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职场环境时,既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又要保持冷静的判断力;既要勇于追求目标,又要懂得适时收手,避免陷入过度竞争的陷阱。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这不仅是职场智慧,更是一种人生哲学。它教会我们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在当今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这份古老的智慧,或许正是我们最需要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