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前夕:重庆感染者数据解析与防治进展
世界艾滋病日前夕:重庆感染者数据解析与防治进展
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走上尊重权利之路:我的健康,我的权利!”。在这一重要时刻,让我们聚焦重庆市艾滋病疫情现状及防治工作,共同探讨如何保护每个人的权利,实现健康重庆的目标。
重庆艾滋病疫情现状
最新数据显示,重庆市艾滋病疫情总体处于低流行水平,但形势依然严峻。2024年1-10月,全市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6857例,较去年同期减少4.2%。截至2024年10月,全市报告现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总数达到7.3万例。
从传播途径来看,性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占比高达98.2%。值得注意的是,50岁及以上中老年群体成为重点防控人群,该年龄段病例占比达到77.4%,且男女性别比为2.3:1。从地域分布来看,80%的病例集中在中心城区和主城新区。
重庆防治措施亮点
面对疫情挑战,重庆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扩大检测覆盖面:2024年全市已开展艾滋病检测1397.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35.2%。通过医疗机构主动检测、自愿咨询检测、涉黄涉毒人员检测等多渠道,不断提高检测覆盖率。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共设有艾滋病治疗定点医院80家,覆盖所有区县;设立艾滋病暴露预防用药门诊34家,覆盖31个区县。所有区县都具备艾滋病筛查检测和CD4检测能力。
重点人群筛查:持续推进男男同性行为者、感染者性伴等重点人群筛查,特别是在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中开展主动筛查。同时,加强孕产妇艾滋病筛查,2024年已为13.3万名孕产妇提供筛查服务,检测率达99.9%。
社会动员与宣传教育:开展防艾“五进”活动(进社区、进企业、进医院、进校园、进家庭),打造“青年爱不艾”项目,参与高校已达一半,培育防艾师资102人和志愿者近万人。
展望2030:终结艾滋病的希望
从全球视角来看,艾滋病防治迎来重大突破。新型长效预防药物如利那卡韦,每年只需注射两针就能预防95%以上的感染。目前全球4000万感染者中已有3000万正在接受治疗,这为2030年终结艾滋病带来了希望。
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正在全面启动艾滋病防治攻坚行动。通过提高检测率、扩大治疗覆盖面、加强重点人群干预等措施,重庆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艾滋病疫情的有效控制。
共同行动,终结艾滋
艾滋病防治不仅是公共卫生问题,更是一个人权问题。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所需的艾滋病预防、治疗和护理服务,无论其背景、性别或居住地点如何。
在世界艾滋病日之际,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防艾工作:
- 政府部门应继续加大投入,完善防治体系
- 医疗机构应提高检测服务可及性,推进“应检尽检”
- 社区组织应加强宣传教育,消除歧视
- 每个人都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
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构建一个没有艾滋病的健康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