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幻觉"到社交:视觉系统的奇妙之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幻觉"到社交:视觉系统的奇妙之旅

引用
百度
11
来源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380369108449666
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5575447861541287
3.
https://m.sohu.com/a/816014458_121956425/?pvid=000115_3w_a
4.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62256
5.
https://www.juguandian.com/blog_q/well/scoptophobia-2671835_cn
6.
https://www.gxtznn.com/xiaoban/info/1045/1888.htm
7.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26919
8.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schizophrenia/symptoms-causes/syc-20354443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AA%E9%96%89%E7%97%87
10.
https://fashion.sina.cn/b/sk/2024-09-26/detail-incqkhfn5088033.d.html?vt=4&pos=108&his=0
11.
https://m.yiche.com/baike/627251.htm

在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中,视觉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种。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索视觉系统的奥秘时,会发现一些令人惊讶的现象。比如,一个完全失明的人竟然能看到东西?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的情节,但实际上是真实存在的医学现象,被称为"夏勒·波内症候群"。

01

夏勒·波内症候群:失明者的"幻觉"

1760年,瑞士博物学家夏勒·波内在他的著作《关于心智体系的分析研究》中,记录了他87岁祖父的奇特经历。这位老人因严重白内障几乎全盲,却经常看到一些生动的影像,如男人、女人、鸟、马车、房子等。这些影像栩栩如生,但老人清楚地知道这些都是幻觉。

波内的解释显示了惊人的洞察力:这些幻觉源于大脑视觉区域的异常活动。当视觉信息无法从眼睛传递到大脑时,大脑的视觉皮层会"自娱自乐",产生虚假的视觉信号。

这一发现直到1967年才被瑞士神经科医生乔治·德·莫西尔重新重视,并将这种现象命名为"夏勒·波内症候群"。研究表明,在老年视觉障碍患者中,这种症候群的发生率高达10%-40%。

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大脑视觉处理机制的奥秘,也让我们意识到:视觉不仅仅是眼睛的工作,更是大脑的杰作。

02

长时间眼神对视:心理影响不容忽视

虽然夏勒·波内症候群与我们日常的视觉体验不同,但它提醒我们:视觉系统与大脑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这种互动在社交场合中尤为明显,比如在长时间的眼神对视中。

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间的眼神对视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心理反应。对于一些人来说,这种对视可能带来不适甚至恐惧,这种现象被称为"窥视恐惧症"。患有这种恐惧症的人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慌,甚至出现身体症状如心跳加速、出汗等。

即使对于没有窥视恐惧症的人来说,长时间的眼神对视也可能带来压力。研究表明,持续的直接眼神接触会激活大脑中的威胁反应机制,导致人们感到不安。

03

如何进行恰当的眼神交流?

既然长时间的眼神对视可能带来不适,那么在社交场合中,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恰当的眼神交流呢?

  1. 控制时间:一般来说,每次眼神接触持续3-5秒最为适宜,之后可以自然地转移视线。

  2. 注意频率:在对话中,保持60%-70%的时间进行眼神交流,既能表达诚意,又不会让对方感到压力。

  3. 配合表情:眼神交流时,配合微笑或其他友好表情,可以传递更积极的信息。

  4. 考虑文化差异:不同文化对眼神交流的接受程度不同。在跨文化交流中,要注意观察对方的反应,适时调整。

通过这些技巧,我们可以在社交中更好地运用眼神交流,既表达自己的诚意,又不会让对方感到不适。

夏勒·波内症候群的研究揭示了视觉系统的复杂性,而对眼神交流的研究则让我们认识到:视觉不仅仅是感知外界的工具,更是社交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让社交互动更加和谐愉快。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