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艾滋病防控:7.3万感染者背后的攻坚行动
重庆艾滋病防控:7.3万感染者背后的攻坚行动
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最新数据显示,重庆市艾滋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024年10月,全市报告现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总数达到7.3万例,较去年同期减少了4.2%。面对这一挑战,重庆市政府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
政府高度重视,完善防治政策
2023年12月,重庆市政府召开防治重大疾病工作联席会议,专题研究艾滋病防治相关工作。会后成立了全市艾滋病防治工作专班,由分管副市长担任工作专班组长,17个市级相关部门、14个重点区县为成员,统筹推动全市艾滋病防治工作。
同年11月,市卫生健康委、市委宣传部、市教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艾滋病防治质量年(2023—2025年)活动的通知》,开展为期三年的艾滋病防治质量年活动,要求高质量开展检测筛查,提高感染者早检测早发现水平。
多措并举,扩大检测覆盖面
重庆持续扩大艾滋病检测覆盖面。2023年,全市按照“知情不拒绝”原则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1275.3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93.6%,全人群HIV检测覆盖率39.7%。同时,完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2023年疾控机构、综合医院、妇幼机构等咨询门诊为主动求询者提供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12.4万人次。
卫生健康、公安部门联合开展抓获涉黄涉毒人员艾滋病检测,2023年共检测涉黄涉毒人员4341人次,较2022年增加37.2%。此外,全面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艾滋病检测覆盖面,支持15个试点区检测覆盖50%以上老年人,其余每个区县不少于1万人次。
创新防控模式,提升防治效果
重庆市创新开展校卫联合品牌“青年爱不艾”项目,参与高校已达一半,培育防艾师资102人和志愿者近万人。同时,推进防艾“进社区、进企业、进医院、进校园、进家庭”,打造全方位立体化防控体系。
在治疗方面,全市已设立艾滋病治疗定点医院80家,覆盖所有区县。2024年,新增抗病毒治疗6252人,在治病人达6.8万人,治疗覆盖比例93.0%,治疗成功比例97.3%。为阻断母婴传播,今年已为13.3万名孕产妇提供艾滋病筛查,检测率达99.9%。
面临挑战与未来方向
尽管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重点人群筛查覆盖率需进一步提高,部分区县涉黄涉毒人员检测力度不一,部门间合作和信息共享机制仍需加强。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2024—2030年)》,重庆将围绕以下目标继续推进防控工作:
- 到2025年,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
- 重点人群及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
- 经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比例达90%以上
- 经诊断发现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达95%以上
- 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病毒抑制比例达95%以上
艾滋病防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共进,为终结艾滋病、共享健康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