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数字标签来了!一扫即知食品“身份证”
食品数字标签来了!一扫即知食品“身份证”
近日,在广州山姆会员商店,一场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试点推广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关注。通过扫描商品上的二维码,消费者可以轻松获取详细的食品信息,包括成分、营养、生产日期等。这种便捷的数字化方式,不仅优化了购物体验,也提升了食品安全的透明度。
什么是食品数字标签?
食品数字标签,简单来说,就是将传统的纸质标签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通过二维码等载体呈现。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获取全面的食品信息。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标签版面的限制,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如视频讲解、语音说明等,极大地提升了信息获取的便利性。
食品数字标签的优势与标准
食品数字标签的优势显而易见。对于消费者而言,它提供了更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尤其是对于视力不佳或需要特殊信息的消费者,可以通过放大页面、语音识读等功能获取信息。对于企业来说,数字标签便于维护和更新,减少了传统标签设计、印刷等环节的成本。
为了规范食品数字标签的发展,国家正在制定《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二维码通用技术要求》标准。该标准将对二维码的码制、尺寸、位置、标识内容等做出统一规定,确保消费者和监管人员能够准确识读相关信息。
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自2023年以来,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已组织开展了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试点工作。目前,已有20余家企业、超过40款预包装产品参与试点,涵盖了乳制品、饮料、方便食品等多个品类。这些试点产品通过二维码展示了详细的食品信息,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正在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并将数字标签作为推荐性标示内容纳入其中。这表明,数字标签将成为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的重要趋势。
技术支撑与未来展望
随着食品数字标签的普及,相关的技术支撑也在不断跟进。例如,西安悟空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预包装食品标签审核系统,集成了图像文字识别、智能审核等功能,可以自动生成数字标签并进行智能审核,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然而,食品数字标签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目前存在二维码赋码不统一、信息处理不规范等问题,需要通过标准化和智能化手段来解决。随着相关国家标准的出台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问题有望得到逐步解决。
食品数字标签的出现,不仅是一次技术革新,更是食品安全管理的一次重要升级。它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为企业带来了更高效的管理方式,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更有力的监管工具。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标准的完善,食品数字标签必将在未来的食品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