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孔庙:泮池泮桥与孔子手植古桧树
曲阜孔庙:泮池泮桥与孔子手植古桧树
曲阜孔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载着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从棂星门到大成殿,从泮池到泮桥,每一处建筑都凝聚着儒家文化的精髓。本文将带您走进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庙"的孔庙,探寻其独特的历史魅力。
全国各地的孔庙已看过不少,但孔子故里却一直未能造访。这次山东之行,便专为孔子而来。搭乘飞机由济南中转,坐高铁只几十分钟便来到曲阜,当时已是夜晚,便在高铁站附近找了家酒店住下。
第二天早早起来,在旁边寻到汽车站,搭乘公交前往曲阜城区,开启孔子故里之旅,第一站便来到孔庙。
来曲阜之前只知道有孔庙,晚上在酒店专门做了下功课,才知竟有三孔,即孔庙、孔府和孔林,孔府是孔子后人的聚居地,孔林则为孔家族人的长眠之地。城中以三孔为核心,还分布着其它一些人文景观。另外,近郊还有一处尼山圣境,是人工打造的旅游度假区。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这座已有两千年历史的天下第一庙,其宏大的规模和雄伟的气势,还是让人震撼不已。
天下的孔庙都是以这座孔庙为蓝本建造,当然,其规模都无法也不允许超越它。在这里,看到了棂星门、大成门、杏坛、大成殿等耳熟能详的孔庙元素,但更多的建筑和文物,则为这里所独有。
穿过万仞宫墙,首先看到的不是棂星门,而是金声玉振坊,接下来为棂星门、太和元气坊和至圣庙坊。棂星门前有泮水桥,为单孔石拱桥,两旁立有下马碑。通常所见孔庙中的棂星门前后,都会修有象征性的泮池和泮桥,泮池需修成半圆形,泮桥被当作状元桥。
泮池是春秋时鲁国国君鲁僖公的花园,《诗经》中也有记载,为人工修筑的方形池塘,四周垂柳环绕,池中鱼跃荷香,孔子及弟子课余常在此休息。古时的泮水接入古泮池和护城河,如今在孔庙的东侧,仍能寻找到古泮池的遗迹。
穿过这些牌坊,也不是马上就能看到大成门,这中间还隔着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奎文阁等诸多大门。过了大成门,终于进入到孔庙的正殿部分。正殿也就是大成殿,天井内还建有杏坛,后方为寝殿,东西两侧为庑殿。
同文门两侧有洪武碑、成化碑、永乐碑和弘治碑等,这些都为明朝的皇帝所立。大成门前为十三碑亭,始建于唐,南八北五或东七西六,所以称十三碑亭。它们都是经皇帝批准设立的,也称御碑亭。其中,清康熙年间所立的一块石碑最大,重达35吨。
大成门内东侧有一棵古桧树,四周围有石质护栏,原为孔子亲手所植,被称作先师手植桧。桧树又称圆柏,和院中更多的侧柏十分相似。现在看到的桧树,是清雍正十年(1732),由古树桩上复生的新枝长成,堪称奇迹,也寓意着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