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给许广平起外号:从“害马”到“小刺猬”的爱情密码
鲁迅给许广平起外号:从“害马”到“小刺猬”的爱情密码
1925年,鲁迅给许广平起了一个特别的外号——“害马”。这个看似带有贬义的称呼,背后却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害马”的由来
“害马”这个外号源自一场轰动全国的教育风波——女师大风潮。1925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简称女师大)的学生们因不满校长杨荫榆的管理方式,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学潮。许广平作为学生自治会的领导人之一,积极投身于这场运动中。
杨荫榆,这位中国第一位女校长,因其严厉的管理风格和保守的教育理念,与追求进步的学生们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一次冲突中,她将许广平等六名学生开除,并称她们为“害群之马”,意指她们是破坏学校秩序的不良分子。
然而,这个带有贬义的称呼却被鲁迅巧妙地转化为对许广平的昵称。在给许广平的信中,鲁迅写道:“我现在只望乖姑要乖,保养自己,我也当平心静气,度过预定的时光,不使小刺猬忧虑。”这里的“乖姑”和“小刺猬”都是鲁迅对许广平的爱称,而“害马”则成了他们之间独特的暗语。
“小刺猬”的秘密
除了“害马”,鲁迅还给许广平起了另一个外号——“小刺猬”。这个外号的来源众说纷纭,但最广为接受的说法是源于许广平的外貌特征。许广平身材娇小,性格又像刺猬一样独立而有刺,鲁迅便用“小刺猬”来形容她。
在鲁迅的书信中,“小刺猬”这个称呼频繁出现,充满了温情与戏谑。例如在一封信中,鲁迅写道:“小刺猬,你有点生气了么?”这种轻松幽默的语气,展现了两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外号背后的情感密码
鲁迅给许广平起的这些外号,不仅仅是简单的昵称,更凝结着他们之间独特的情感密码。在那个年代,公开表达爱意是不被接受的,尤其是对于鲁迅这样一位公众人物。因此,他选择用这些看似随意实则深思熟虑的外号,来传递自己对许广平的关心与爱意。
在《两地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外号被频繁使用。从北京到厦门,从厦门到广州,再到上海,鲁迅和许广平的书信往来见证了他们感情的深化。这些外号不仅拉近了两人的距离,更成为他们之间独特的情感纽带。
独特的语言艺术
鲁迅给许广平起外号的方式,展现了他独特的语言艺术。他善于从对方的特征、经历中寻找灵感,创造出既贴切又富有深意的称呼。这种语言艺术,既体现了鲁迅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细腻的情感世界。
对现代人来说,鲁迅和许广平的故事提供了一个启示:在亲密关系中,恰当的昵称不仅能增进感情,还能成为双方独特的沟通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起外号也要把握分寸,既要有趣味性,又要尊重对方,避免使用可能引起不适的词汇。
鲁迅给许广平起的外号,不仅是他们个人情感的见证,更折射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爱情观。这些外号背后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有温度的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