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攀登珠峰如何从壮举成为生意?新书揭露“珠穆朗玛峰公司”运作内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攀登珠峰如何从壮举成为生意?新书揭露“珠穆朗玛峰公司”运作内幕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19A0249C00

珠穆朗玛峰,这座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高峰,见证了人类攀登精神的极限挑战。然而,随着商业登山活动的兴起,攀登珠峰已从昔日的壮举演变为一项庞大的商业活动。新书《珠穆朗玛峰公司》的出版,揭示了这一转变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1953年,两名英国登山运动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这一壮举被视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成就。然而,仅仅几十年后,攀登珠峰就从个人勇气与毅力的象征转变为一项商业活动。据统计,目前已有近12,000人成功登顶珠峰,其中绝大多数是通过旅游公司组织的商业登山活动完成的。


纪录片《珠穆朗玛峰》(1998)画面

新书《珠穆朗玛峰公司》详细记录了这一转变过程。作者威尔·科克雷尔(Will Cockrell)是一位兼具登山者和记者双重身份的作家。他指出,随着技术的进步,氧气设备变得更轻便可靠,天气预报也更加准确,这些因素使得更多人能够尝试攀登珠峰。如今的登顶者中,不乏盲人、青少年、老年人甚至截肢者。他们通常在夏尔巴向导的带领下,经过数周的营地适应训练,最终完成登顶。

然而,攀登珠峰的商业化并非一蹴而就。1980年代,吉姆·惠特克的双胞胎兄弟卢·惠特克首次尝试商业化登山模式,为富商提供登山指导服务。这一模式的成功开启了珠峰攀登商业化的先河。


《珠穆朗玛峰公司》英文版书封

尽管《珠穆朗玛峰公司》提供了关于珠峰攀登商业化发展的详尽叙述,但该书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读者指出,书中缺乏对夏尔巴向导公司实际运营数据的披露,且对众多登山者的名字罗列过多。更有评论认为,该书忽视了珠峰攀登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议题,如夏尔巴人在珠峰攀登史上的角色与殖民主义剥削的关系。

尽管存在争议,但《珠穆朗玛峰公司》无疑为读者提供了关于世界最高峰的全新视角,揭示了人类征服自然与商业利益交织的复杂关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