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斯人已逝: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的一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斯人已逝: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的一生

引用
光明网
12
来源
1.
https://m.gmw.cn/2025-02/07/content_1303964627.htm
2.
https://www.guancha.cn/huangxuhua/2025_02_07_764285.shtml
3.
https://news.dayoo.com/society/202502/07/140000_54783867.htm
4.
https://www.ctdsb.net/c1716_202502/2367835.html
5.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56246
6.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56200
7.
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5/02-07/10364598.shtml
8.
https://www.yzwb.net/zncontent/4310597.html
9.
https://ysg.ckcest.cn/ysgNews/1759427.html
10.
http://news.cnhubei.com/content/2025-02/08/content_18923509.html
11.
https://www.cae.cn/cae/html/main/col149/2025-02/07/20250207165102049278608_1.html
12.
https://www.ctdsb.net/c1673_202502/2368019.html

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这位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科学家,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国之脊梁”。

01

从医学生到核潜艇总设计师

1926年3月,黄旭华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他徒步四天山路求学,原本立志成为一名医生。然而,战争的残酷让他改变了人生方向。“日本鬼子的飞机在上边飞来飞去,我们就躲到山里面去。如果这一天警报不解除,就得在山洞里面饿一天,心里非常愤怒。”在一次采访中,他回忆道。从那时起,他决心走科学救国的道路。

1949年,黄旭华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专业毕业。1958年,他被选中参与我国核潜艇研制工作,从此开始了长达30年的隐姓埋名生活。

02

隐姓埋名30年,为国铸就“重器”

在核潜艇研制过程中,黄旭华带领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当时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科研条件艰苦,他们甚至需要用算盘和磅秤来解决复杂的计算和平衡问题。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黄旭华和他的团队创造了奇迹。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鱼雷攻击核潜艇下水,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88年,已经62岁的黄旭华亲自参与深潜试验,成为全球首位下潜的核潜艇总设计师。在深潜试验中,他沉着冷静,带领团队成功完成了4小时的极限测试。

这30年间,黄旭华一直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甚至没有回家探望过父母。直到1987年,他的母亲才从一篇报道中得知,自己的儿子就是中国核潜艇项目的总设计师。当再次回到家乡时,母亲已是95岁高龄,而黄旭华也已两鬓斑白。

03

荣誉等身,精神永存

黄旭华的一生获得了无数荣誉: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但他最珍视的,是为国家作出的贡献。

晚年的黄旭华依然保持着对科研的热情。他设立了“黄旭华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将自己获得的20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用于支持科研、教育和科普事业。在接受采访时,他说:“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希望通过我的捐赠,让更多人关注、关心、支持科研、教育和科普事业。”

在家庭生活中,黄旭华与妻子李世英相濡以沫。为了弥补对家庭的亏欠,他常常帮助妻子做家务,他说:“这些年亏欠家人很多,现在,她做菜,我洗碗。”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黄旭华院士的一生,是为国奉献的一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为祖国的科技事业不懈奋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