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燕京八绝博物馆:皇家工艺的现代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燕京八绝博物馆:皇家工艺的现代传承

引用
搜狐
10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55505416_267106
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5A03YOJ00
3.
https://www.56-china.com.cn/show-case-8816.html
4.
https://www.baike.com/wikiid/1847332867313755489
5.
http://www.bj8museum.com/h-col-134.html
6.
https://www3.lf.gov.cn/Item/139689.aspx?sourceid=144836&sourcenodeid=1005
7.
https://www.beijing.gov.cn/renwen/zt/gjdjy/sjdg/202406/t20240611_3708905.html
8.
https://www.beijing.gov.cn/fuwu/bmfw/sy/jrts/202406/t20240612_3709947.html
9.
https://www.bjdx.gov.cn/bjsdxqrmzf/zjdx/szdx28/dxds/981112/index.html
10.
https://finance.sina.cn/2025-02-05/detail-ineikanv5786544.d.html?vt=4&cid=76729&node_id=76729

燕京八绝博物馆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的千年古刹承恩寺内,是北京市第一家在文物保护单位中设立的非遗主题博物馆。博物馆成立于2020年,依托承恩寺古建的空间格局,建有九大展厅和一处实体书店,致力于展示和传承燕京八绝这一皇家工艺精髓。

01

燕京八绝:皇家工艺的巅峰之作

燕京八绝包括金漆镶嵌、花丝镶嵌、景泰蓝、牙雕、玉雕、雕漆、京绣、宫毯八大工艺,这些工艺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充分汲取了各地、各民族民间工艺的精华,开创了中华传统工艺新的高峰。

金漆镶嵌

金漆镶嵌是在“金漆”上做“镶嵌”装饰工艺,北京金漆镶嵌直接承袭了明清宫廷漆器的艺术风格,在纹饰寓意和装饰工艺上独树一帜,金漆镶嵌漆器的装饰具有强烈的北京特色,展现了传统工艺的无限魅力。

花丝镶嵌

花丝镶嵌,又称“细金工艺”,这门传承久远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早在春秋时期就初具雏形,迄今有2700余年的历史。北京花丝镶嵌沿袭了传统的宫廷艺术,工艺制作集百家所长,不惜成本、不计工时,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力求完美绝伦。一件花丝镶嵌工艺品的完成需要经过多种工艺的综合运用,前后有20多道工序。不同于其他地区,北京花丝镶嵌工艺最突出且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在于其“宫廷范儿”。

景泰蓝

景泰蓝是我国著名的特种金属工艺品类之一,又称“铜胎掐丝珐琅”。13世纪末,掐丝珐琅器由阿拉伯地区传入我国,在景泰年间得以昌盛,又多以蓝色为釉,故称为“景泰蓝”。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和烧瓷的传统技术,又吸收了传统绘画和雕刻的技法,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其主要工艺分为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108道大小工序,制作而成的工艺品古朴典雅、精美华贵,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和厚重的文化内涵。

牙雕

牙雕始于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两件象牙鸟形匕首和一件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是原始象牙雕刻中的艺术珍品。明清两代,牙雕艺术普遍发展,形成了南北两个派系,北派的北京牙雕,以宫廷制品为主,风格典雅、庄重;南派的广州牙雕,以镂雕技法见长,风格精巧、细腻。北京牙雕擅长刻制人物、花鸟、山水等题材作品,传统人物作品以圆雕技法为主,形态优美生动;花卉主要用浮雕和圆雕,细腻灵动,别具一格。

玉雕

玉器最早和石器一样,是从打制、磨制到琢磨逐渐形成。北京玉器兴于元代,明清时期开始形成固定的流派“北玉作”,与其相对应的南玉作以苏州、扬州为中心。清代,大批南玉作能工巧匠来到北京,形成了集两家之长,融南北玉作之美的北京玉器,集全国玉雕之精华,容古都之风韵,自成一体,经久流传。

雕漆

雕漆又称“剔红”,始自隋唐,是中国传统民族艺术,至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在明清两朝还是皇家宫廷工艺器物,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雕漆以纯朱漆所雕者叫做“剔红”,而用多种颜色的漆层所雕者称为“剔彩”,还有“剔黄”“剔绿”“剔黑”等名称,均根据漆层颜色而定。此外还有用两种色漆相间涂漆,多以红、黑为主,再雕花纹,花纹的斜面形成两色相间的线纹,这种工艺称为“剔犀”。

京绣

京绣又名“宫廷绣”或“宫绣”,历史上只为供奉宫廷、帝王、侯爵服饰之用。其缘起于隋代,辽代在燕京曾设有绣院,明清时期大为兴盛。京绣在选材、用料上颇为考究,可谓不惜工本。一般会选取质地上乘的绸缎作为面料,绣线则选取由蚕丝所制成的绒线或以黄金、白银锤箔捻成的金银线等。用金银线绣出的龙和凤又叫“盘金”,一针一线体现出宫廷的富贵精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京绣受到苏绣、湘绣、粤秀、蜀绣等影响,同时又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金碧辉煌、贵重珍奇的特点。

宫毯

编织地毯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北京宫毯即“官坊毯”,兴盛于元代。其有地毯、壁毯、卧毯等多个品种,原材料以羊毛、丝线为主,织结坚牢,毯面柔软,工艺流程包括拣毛、开毛、梳毛、纺纱、加捻、染色、绘图、上经、编织、平毛、洗毯、片剪、整理等。图案融中国绘画、刺绣、织锦、建筑装饰艺术于一体,有京式、古纹式、民族式、锦纹式、花鸟式等等,讲究纹样对称,给人以四平八稳之感,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风格。

02

传承与创新:非遗文化的现代演绎

燕京八绝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平台,更是一个传承和创新的基地。博物馆定期举办各类非遗体验活动,如金漆镶嵌技艺体验、花丝镶嵌制作体验等,让观众在实践中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

此外,博物馆还积极与国内外机构合作,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近年来,博物馆已赴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向世界展示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精品和新时代中国非遗传承人的精神风貌。

燕京八绝博物馆作为北京市第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围绕“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谱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发展战略和北京“四个中心”城市定位,依托博物馆平台,联合行业组织,开展了超过600场主题文化交流活动。

燕京八绝博物馆不仅是展示皇家工艺的窗口,更是传承和创新非遗文化的平台。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织,艺术与生活融合,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