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湖高铁的绿色守护:元荡湖的生态蝶变
沪苏湖高铁的绿色守护:元荡湖的生态蝶变
沪苏湖高铁的开通,不仅为长三角地区带来了交通便利,更为沿线的生态环境保护注入了新活力。在这条全长164公里的高铁线路上,有一处特别的环保示范点——元荡湖。
元荡湖是上海与江苏的重要省界湖泊,总面积12.9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西湖的大小。从行政区划上看,元荡湖西部大部分湖区隶属于江苏苏州吴江区,东部其余水域隶属于上海市青浦区。曾经,由于行政分割,元荡湖的治理效果不尽如人意,水质长期维持在五类,入湖河道淤积,生活垃圾遍地。
2019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挂牌成立,元荡湖成为率先破题的环保项目。示范区执委会由沪苏浙共同设立,工作人员由两省一市按同比例共同选派或聘任。在执委会的推动下,青浦和吴江两地开始共谋元荡湖的生态修复和岸线贯通工程。
在治理过程中,两地坚持“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统一建设标准。例如,生态岸线占比不低于80%,浅滩湿地修复带宽度也统一要求。经过协商,吴江段最终决定根据水下地形情况修复浅滩湿地,同时生态岸线占比与青浦保持一致。对于示范区执委会来说,每一次达成共识、统一标准都要固定成果,形成文件。
经过三年的治理,元荡湖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如今,元荡湖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湖口断面水质长期保持在三类。示范区执委会以元荡的实践为案例,发布《跨域水体一体化实施标准》,为其他跨界水体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沪苏湖高铁在元荡湖段的建设,更是体现了环保理念与技术创新的完美结合。高铁线路有5.25公里跨越元荡湖,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施工方采用了多项创新性环保施工方案。
在鼋荡湖段的施工中,摒弃了传统的水中栈桥钢围堰施工方法,转而采用更为环保且高效的双排钢管桩围堰形式。这一创新举措,有效地将水中施工转变为陆地施工,极大地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水体污染风险,还大大简化了施工流程,提高了施工效率。
此外,沪苏湖高铁在鼋荡湖段采用了40米预制箱梁,相较于传统的32米箱梁有许多显著优势。40米箱梁的使用显著减少了墩台数量,鼋荡湖段因此减少31个墩台,不仅降低了工程成本,更减少了对湖泊生态的破坏,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元荡湖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不仅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更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生态保障。作为示范区首个“示范幸福河湖”,元荡湖的治理经验将为其他跨界水体的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在示范区成立五周年之际,元荡湖的治理成果令人瞩目。地表水优Ⅲ类断面比例从75%大幅提升到98.1%,提前达到2025年规划目标。沪苏湖高铁的开通,将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的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