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玉琮王拍卖破亿,高古玉收藏价值重估
良渚玉琮王拍卖破亿,高古玉收藏价值重估
近日,一件良渚玉琮王在澳门拍卖会上以1.09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这一消息在收藏界掀起轩然大波。这件被誉为“琮王”的玉器,不仅是良渚文化的标志性文物,更以其惊人的拍卖价格,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高古玉收藏价值的关注。
什么是高古玉?
高古玉,顾名思义,是指汉代以前的玉器。它不仅是古代美石的泛称,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七千余年的文化记忆。从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到夏商周时期的礼器,再到汉代的葬玉,高古玉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见证。
拍卖市场的惊人表现
近年来,高古玉在拍卖市场上的表现令人瞩目。2016年4月,香港邦瀚斯拍卖行举办了一场名为“温玉物华——思源堂藏中国玉器”的专场拍卖,73件从新石器时代至汉、宋、明、清时期的古玉悉数亮相。这场被誉为“近十年整体水平最高的古玉拍卖”最终以1.78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完美收官。
其中,一件高10.4厘米的东汉玉雕说唱舞人以3148万港元成交,拔得头筹。然而,这场拍卖也引发了关于高古玉真伪的激烈讨论。有文博类专家直言这批拍品“没有一件是真的”,甚至称其为“蚌埠地区伪古作坊的中级水平”。但也有资深藏家认为,这些质疑源于对高古玉的片面理解,真正的高古玉极其稀少,往往只在少数人手中流传。
被低估的收藏价值
专家普遍认为,高古玉的收藏价值被严重低估。一方面,由于对古玉文化认知的不足,许多藏家将投资重点放在了明清玉器上,甚至对现代玉表现出更大兴趣。另一方面,高古玉多采用地方玉料,如果买到赝品,玉料本身并不具备多少价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市场表现。
然而,从制作成本的角度来看,高古玉的价值远超想象。以乾隆时期的一件青玉凫尊为例,从乾隆六年到乾隆十二年,耗时六年十个月才完成。如果按照今天琢玉大师每年100万人民币的工钱标准计算,这件玉尊的工钱就要680万元。而如果按照现代玉雕大师的工钱标准(一年1000万),这件玉尊的工钱更是高达6800万元。
更令人惊叹的是,古代典籍中记载的“价值连城”并非虚言。战国时期的和氏璧,秦国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按现代地价估算,其价值至少在6.8亿元以上。这样的价格,即便是当代最顶级的艺术品也难以企及。
未来的投资潜力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加深,高古玉的收藏价值正逐渐被重新认识。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高古玉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自信。虽然目前市场上真品稀少,仿制品众多,但这也正是其投资潜力所在。对于有眼光的收藏者来说,高古玉无疑是一片值得深耕的价值洼地。
然而,收藏高古玉也需要谨慎。由于其价值高昂,市场上充斥着大量赝品。专家建议,收藏者在选购时要注重玉器的来源,选择有信誉的拍卖行和藏家。同时,也要不断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才能在这一领域有所斩获。
良渚玉琮王,这件被誉为“琮王”的玉器,不仅是良渚文化的标志性文物,更以其惊人的拍卖价格,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高古玉收藏价值的关注。
东汉玉雕说唱舞人,高10.4厘米,以3148万港元成交,拔得头筹。
青玉雕辟邪,汉或以后,长5.5厘米,成交价(含佣金)24,760,000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