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金增持四大行,A股筑底进行时
汇金增持四大行,A股筑底进行时
2024年4月12日晚间,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齐发公告,披露中央汇金公司(以下简称“汇金公司”)增持情况。具体来看,自2023年10月11日至今,汇金公司增持中国银行3.30亿股,增持建设银行0.71亿股,增持农业银行4.01亿股,增持工商银行2.87亿股。以4月12日的收盘价计算,汇金公司此次增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耗资约52.29亿元。
这一轮增持行动,是汇金公司自2008年以来的第六轮增持。作为国家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汇金公司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的股权投资,一直被视为市场信心的重要风向标。
汇金增持释放积极信号
汇金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是由国家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实现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汇金公司不开展其他任何商业性经营活动,不干预其控股的国有重点金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业内人士认为,汇金公司的增持传达出清晰的积极信号,是活跃资本市场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后续稳增长、化风险政策继续发力,有望驱动股指估值修复。
中金公司认为,汇金再度增持释放积极信号,后市表现不必过于悲观。当前国内经济层面上部分指标呈现边际改善迹象,表明前期政策发力向基本面传导取得一定成效;资本市场方面,汇金公司连续增持大型银行及指数ETF,较多上市公司继续密集发布回购计划等,积极因素正在逐步累积。
A股市场筑底特征明显
当前,A股市场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中长期投资价值凸现,得到了包括中央汇金公司在内的投资机构的充分认可。证监会表示,坚定支持中央汇金公司持续加大增持规模和力度,将为其入市操作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更加畅通的渠道。同时,将继续协调引导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社保基金、保险机构、年金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更大力度入市,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加大回购增持力度,为A股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全力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表示,汇金公司增持四大行,表明其对银行股三季报业绩的认可和对未来市场方向的判断。同时,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连续下跌,显示市场资金紧张状况得到缓解。尽管如此,A股市场仍处于宽幅筑底阶段,反转需静待政策转向。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指标及政策动向,把握筑底过程中的投资机会。
政策转向提振市场信心
2024年9月下旬以来,我国以一系列积极的政策信号,极大提振了各方对我国经济的信心。9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了讨论经济工作的会议。此次会议显示,中央高度关注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压力,要求“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会议部署了多方面的宽松政策,要求财政与货币政策均有力放松,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并努力提振资本市场。
9月24日,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和证监会宣布了一系列超预期的宽松政策。其中既包括降息降准、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也有“证券基金保险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个支持资本市场的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
10月12日,财政部则宣布了稳增长的四大增量财政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以“较大规模”来增加地方政府债务置换限额,以支持地方政府化债的举措。此外,财政部还声明,未来“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相比过去财政部在扩大赤字和增发国债方面较为谨慎的态度,此番表态体现出了财政政策转向宽松的较强意味。
9月以来超预期宽松政策的密集出台,从两个重要的方面显著提升了市场对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期。第一,这些政策强化了守住经济增长底线的预期。第二,9月以来超预期政策密集投放的方式,改变了市场对政策反应速度的预期。9月以来,集中释放的超预期政策让市场惊喜,因而效果也更为明显。这让市场对未来我国宏观政策有效性的预期明显提升。
比短期经济增长数字更为重要的,是各方对更长期经济运行趋势的预期。因此,资本市场对9月以来的宽松政策报以热烈掌声,就不令人奇怪了。
在此次政策调整中,央行推出的提振资本市场的“证券基金保险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个工具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互换便利的作用在于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则帮助企业回购股票,推动增持行为,稳定股价。这些政策不仅在短期内提振了股市情绪,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市场对宏观经济的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创设的这两个工具直接针对股票市场发挥作用,但它们并未涉及基础货币的投放,不存在所谓的央行“扩表”和“入市”。换句话说,这些工具更多是通过市场机制运作来引导流动性,而非直接通过央行注入资金。推出这两个货币政策工具,绝不是要在资本市场中吹出泡沫,而是要增强市场的稳定性。
展望未来,随着近期宣布的这些政策逐步落地,我国经济增长有望逐渐企稳回升。尽管短期内未必能看到政策在宏观经济数据上的明显效果,但市场对于经济前景的乐观情绪正在积聚。在未来财政政策显著发力的情况下,我国实体经济的复苏步伐将更加稳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重发力,消费和投资有望逐渐修复,国内需求扩张也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
同时,资本市场在未来的表现值得期待。在央行流动性支持和政策预期明朗的背景下,A股市场有望步入“慢牛”行情。这种“慢牛”奠基于经济基本面的逐步改善,以及市场预期不断提振之上,因而更加可持续。
此外,随着国内经济逐步企稳回升,人民币汇率也有望温和升值。从国内来看,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将令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增强。而从国外来看,美国已经进入了降息通道,美元温和走弱的态势也会从外部降低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因此,内外双方面的因素都有利于人民币汇率温和走强。
在利率方面,随着经济复苏进程的推进,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修复,我国利率水平可能逐步从前期过低的水平回升。财政政策的扩张和投资的恢复将推动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增加,从而带动利率的温和走高。
总而言之,9月下旬以来我国政策的转向,标志着宏观政策从被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转向了积极稳增长的态势,这极大改善了市场对我国经济中长期的预期。随着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我国经济将会呈现经济增速、股票指数、利率水平和人民币汇率均触底回升的改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