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小店爱“拼”才能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小店爱“拼”才能赢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534973?commTag=true

在上海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里,小店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想尽办法“拼”出一条生路。从季节性经营到早晚经营,从空间共享到业态融合,这些小店用智慧和韧劲,展现了上海商业文化的独特魅力。

季节性经营:冬夏交替的智慧

在上海街头,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小店采用季节性经营的模式。比如,冬天卖糖炒栗子,夏天卖冷饮;冬天卖羊绒衫,夏天卖西瓜。这种经营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时间资源,还有效降低了经营成本。

在徐汇康健地区,有一家小店就是季节性经营的典型代表。这家小店位于浦北路和虹漕南路路口,店面狭长且不起眼。但附近的居民都知道,桂花飘香的季节,这里可以买到香甜的糖炒栗子。

小店的主人张阿姨已经在这里经营了十几年。每年冬天,她都会守在摊位前,熟练地称着栗子。夏天,她会将炒货机器搬走,换上冷柜,开始批发冷饮。这种季节性经营的模式,不仅让小店能够充分利用时间资源,还有效降低了经营成本。

早晚经营:时间共享的艺术

除了季节性经营,上海小店还有一种经典的经营模式——早晚经营。在威海路上,很多餐饮店都是周边上班族中午解决一餐的地方。而早上,这里又是另一个江湖,有卖煎饼果子的,也有卖大饼卷万物的。

这些早餐摊都是用一辆三轮车装上所有的家当,在牛肉面或米粉店门口辟出一角,摆上摊位。这种经营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空间资源,还有效降低了经营成本。

空间共享:业态融合的创新

除了时间维度上的“拼”,上海小店还在空间维度上进行创新。在威海路上,就有一家既卖包子又卖咖啡的店。从店门口看,这个门店像是分开的两家店。但是走进店里,会发现卖咖啡的“库迪”是嵌在卖包子的“李与白”中。

这种空间共享的经营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空间资源,还有效降低了经营成本。小店的主人徐子张表示,这种经营模式让他能够更好地应对房租压力。

多业态经营:生存之道的终极形态

在黄家阙路上,有一家小店将多业态经营发挥到了极致。从南向北走,依次会看到墓地销售、杂粮煎饼、鲜花、体彩、牛奶、啤酒饮料、福利彩票。进店之后,还能看到烟酒销售,货架上放着熟泡面、洗发水、洗洁精、牙膏。

这家小店的老板金利今年65岁了,他在黄家阙路上开店已经20年了。小店的业态包括烟酒、日杂、牛奶、花店、彩票等,每天早上6:15到10:30,老板娘刘书萍还会在店门口摊煎饼。

这种多业态经营的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空间资源,还有效降低了经营成本。金利感叹道:“诶,辛苦,做点小生意,也没什么钱赚,就是维持生计。”

结语

在上海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里,小店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想尽办法“拼”出一条生路。从季节性经营到早晚经营,从空间共享到业态融合,这些小店用智慧和韧劲,展现了上海商业文化的独特魅力。正如一位小店老板所说:“阿拉格店不容易,靠廿年做下来了。蹲在此地附近,再比我们老的,基本上没了。不是说(这么老的)店没,就能够一直坚持到现在的,一家人做到底,这几乎是没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