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赵玉田与马邦举:菏泽牡丹的文化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赵玉田与马邦举:菏泽牡丹的文化传奇

引用
百度
12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5%B5%E7%8E%89%E7%94%B0/58759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UBVJ2T60538ED22.html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543832
4.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745211
5.
https://www.sohu.com/a/855557728_122185833
6.
http://sd.people.com.cn/n2/2024/0313/c386910-40774175.html
7.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916621
8.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de6524c02a2f490db9c7064a1772b895!!wm_id=965207fe7b9343c08f62bae695450b26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14/00/4738008_1120313380.shtml
10.
https://teacher.vocational.smartedu.cn/h/subject/winter2025/
11.
https://www.jiegroup.com/news/
12.
https://www.poemschina.com/sentence/1/pAkzRv.html

在菏泽这片沃土上,牡丹不仅是一种花卉,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赵玉田与马邦举的故事,便是菏泽牡丹文化中的一段佳话。

01

一段佳话:赵玉田与马邦举的牡丹情缘

赵玉田是清朝道光年间著名的花农,自幼便继承了家族的牡丹种植事业。他从十几岁开始种牡丹,八十多岁仍耕种于牡丹田间,乐此不疲。在赵玉田的精心培育下,他成功培育出了“赵粉”、“豆绿”等名贵牡丹品种,这些品种至今仍享誉乡里。

马邦举是当时的曹州府主考官,对牡丹情有独钟。他与赵玉田因花结缘,成为莫逆之交。赵玉田九十大寿时,马邦举特地派人送来一块寿匾,上书“似兰如松”四个大字,寓意赵玉田品格高洁如兰花,生命坚韧如松树。这段佳话,见证了牡丹在菏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02

名贵品种:赵粉与豆绿的绝代风华

“赵粉”是赵玉田培育的四大名品之一,因其花色粉红而得名,又被称为“童子面”。其花型多变,有的如绣球般圆润,有的如蝴蝶般翩翩,观赏性强,香气浓郁。赵粉的植株生长势强,花量大,每到盛开时节,满树繁花似锦,清香四溢。

“豆绿”同样是赵玉田的杰作,因花色酷似青豆而得名,属于绣球型牡丹。其初开时呈青绿色,盛开时颜色逐渐变淡,阳光下甚至变成白色,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感觉。这种稀有品种在《亳州牡丹史》中就有记载:“八艳妆,盖八种花也。中有绿花一种、色如豆绿,真为异品。”

03

文化传承:从自然花卉到文化符号

菏泽牡丹的历史可追溯至1500多年前,自清朝时期就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如今的菏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牡丹生产基地,拥有9大色系、10大花型和1308个不同品种。每年四月,菏泽都会举办国际牡丹花会,吸引数十万游客前来观赏。

菏泽人将牡丹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牡丹元素,从女孩头戴的牡丹发饰,到店铺里的牡丹花瓶,再到路灯上的牡丹图案,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散发着牡丹的芬芳。牡丹不仅是一种花卉,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象征。

04

市场影响:菏泽牡丹的现代魅力

近年来,菏泽牡丹的影响力不断扩大。2024年,受电视剧《国色芳华》热播影响,菏泽牡丹销量提前3天达到峰值,较往年同期增长三分之一,预售量达40万盆。菏泽市牡丹产业协会数据显示,菏泽牡丹的年销售额已突破10亿元,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菏泽牡丹的成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菏泽市建立了牡丹发育期的气象指标库,构建了花期预测模型,能提前制作和发布牡丹花期预报。同时,气象部门还进行冻害气象监测与评估,为牡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气象支撑。

从赵玉田到现代花农,从马邦举到世界各地的赏花者,菏泽牡丹的故事仍在继续。这朵花,不仅见证了菏泽的历史变迁,更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国色天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