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醒上海人的美味,你最爱哪一款?
叫醒上海人的美味,你最爱哪一款?
上海的早餐文化源远流长,从煎、煮、炸到蒸,各种烹饪方式应有尽有。生煎包、葱油饼、锅贴、油条、粢饭糕等传统美食,不仅满足了上海人的味蕾,更承载着这座城市独特的记忆和情感。
有着“上海户口”的生煎包已有上百年的悠久历史,最大的特征就是底部煎成了金黄,外皮酥,咬一口就汤汁四溅。早上来一份生煎,令人顿觉小确幸!
老上海的葱油饼大小和巴掌差不多,厚度达到1厘米。油炸后,色泽也是勾人食欲。咬一口,饼外脆里酥,葱香四溢。
早餐界中,锅贴是硬汉般的存在。金黄的外表下,脆感十足。一份锅贴可以是早饭,也能成为大家的中饭甚至晚饭。
鸡蛋饼是上海日常早点小吃之一。摊上面,打个鸡蛋,加葱花,热乎乎的吃上一口,嗯~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煮着吃的
谁不爱那一碗热乎乎亮油油的葱油拌面呢?做法简单,只需小葱和面条及些许配料即可完成。这是上海招牌美食,面条有韧劲又滑爽,大概是所有吃货都不会拒绝的美食了吧!
咸豆浆之于上海人,就如豆汁儿之于北京人,是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道滋味。瓷碗里事先放好葱花、榨菜、虾皮和酱油,再舀起几勺滚烫鲜嫩的豆浆入碗,配上焦香的小油条段段,就是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咸浆。
浇头面除了葱油拌面,还有各种带浇头的面,大肠面、大排面、素鸡面、三鲜面、鳝丝面……一碗最简单不过的面,一餐换一种浇头,至少一周不重样,怎么吃都不厌!
油条俨然已成为全中国早餐店的标配。咬起来蓬松酥脆,一口油条,一口豆浆,舒心又暖胃。
油墩子做法还挺简单,将调好的面糊倒入铁勺,加入葱花和萝卜丝、鲜肉做成团,甜味的就加入豆沙馅,下油锅炸至黄褐色。每一块新鲜的油墩子,都油而不腻,香脆可口。
麻球皮薄内糯,金黄可口。咬开来,里面是芝麻糖,真的爱不释“口”。
粢饭糕经过油炸后,外层金黄,内层白色粢饭糕软糯可口,再配上甜豆浆,完美!
蒸着吃的
上海的烧卖有自己的招牌,馅料是用猪肉粒、酱油、白糖、料酒炒制,再加入蒸熟的糯米混合拌匀做馅,用料讲究点的烧卖还会加上香菇粒和虾米,是上海最大众早点之一。
热气腾腾的上海小笼,晶莹剔透,内馅丰富,隔着皮就能看到浓郁的汤汁。吃汤包当然是先开窗喝汤,皮和馅儿是放在后吃的,不然怎么能体会汤包的精髓。
粢饭团是地道的老上海早点,香软的糯米里包裹着油条、肉松、萝卜干,不管是捏起来还是吃起来都很有分量,香酥绵软,兼有嚼劲与糯口,风味绝佳。
上海的早餐多到半个月都不重样!品种交关多,米道交关嗲,哪一款是你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