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熊猫入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保护成效与未来展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熊猫入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保护成效与未来展望

引用
百度
11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4%A7%E7%86%8A%E8%B2%93/34935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S95LKLV0553541P.html
3.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41015/pandas-zoo-breeding-death-captivity/
4.
http://hi.cma.gov.cn/xwzx/mtjj/202404/t20240409_6186789.html
5.
https://hb.dzwww.com/p/pcIMlNcG6.html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BD%E5%AE%B6%E9%87%8D%E7%82%B9%E4%BF%9D%E6%8A%A4%E9%87%8E%E7%94%9F%E5%8A%A8%E7%89%A9%E5%90%8D%E5%BD%95
7.
https://www.greenchina.tv/magazine/detail/id/8035.html
8.
https://lyj.hainan.gov.cn/ywdt/mtjj/202406/t20240621_3684503.html
9.
https://sthjt.sc.gov.cn/sthjt/swdyxbh/2024/9/2/7a11cd0d89074312a59059a33b4fb4c3.shtml
10.
http://www.shanshui.org/information/5103/
11.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6/content_6958609.htm

近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更新,大熊猫作为中国的国宝级动物,再次成为关注焦点。作为中国特有种,大熊猫不仅是中国特有的濒危物种,也是全球自然保护的重要象征。此次名录更新,进一步加强了对大熊猫及其他濒危动物的法律保护力度,旨在通过提升保护级别、加大打击非法交易等方式,确保这些珍贵物种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并逐步恢复种群数量。

01

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熊科、大熊猫属哺乳动物,是中国特有种。仅有两个亚种,四川亚种和秦岭亚种。雌性比雄性小10-20%。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体肥、尾短。体色为黑白两色,眼圈、耳壳、吻鼻端、肩和四肢为深黑色外,其余部分均为乳白色。脸颊圆,有很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国兽),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截至2024年1月,中国大熊猫野生种群增至近1900只。截至2023年10月,中国旅居国外的大熊猫总数达到63只。

02

保护措施

在就地保护方面,通过建立大熊猫保护区、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开展资源调查和野化放归,野外大熊猫濒危状况得到进一步缓解。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共开展了四次全国大熊猫专项资源调查,摸清了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状况,为有效保护大熊猫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不断完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建立了大熊猫自然保护区67处,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由139万公顷扩大到258万公顷,野生种群从1100多只增长到1860余只,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2021年10月正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进一步增强了大熊猫栖息地的连通性和完整性,为大熊猫生存繁衍提供了更好的栖息地生境。通过有计划、科学的野化放归复壮野外孤立小种群,从2003年开始放归人工繁育大熊猫11只,存活9只,成功融入有灭绝风险的小相岭山系种群和岷山山系种群。实现了圈养大熊猫自然栖息地生存并复壮区域濒危小种群的阶段性目标,为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指导和技术支撑。加强大熊猫野外救护,对健康状况恢复达标的个体在专家论证后进行易地放归,实现了易地放归野生救护个体在野外的自然繁育。

在迁地保护方面,通过优化繁育配对,圈养种群数量实现优质稳定增长,种群遗传多样性不断上升。建立了圈养大熊猫种群繁育发展体系,攻克了圈养大熊猫繁育“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的世界性难题,大熊猫人工繁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此基础上,国家林草局加强圈养大熊猫种群遗传管理,自2012年起每年制定优化繁育配对方案,促进各繁育单位种群交流,不断提高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近年来,大熊猫圈养种群实现了优生优育、优质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截至2022年底,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698只。经统计学预测,大熊猫圈养种群保持90%遗传多样性的时间可达200年,已基本形成健康、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种群,成为了全世界野生动物迁地保护的成功典范,也为复壮野外种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3

保护成效与未来展望

通过多年努力,大熊猫、东北虎、东北豹、亚洲象、朱鹮、海南长臂猿、白头叶猴、滇金丝猴、蓝冠噪鹛、藏羚羊等100多种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种群稳定增长。集群鸟类种类、数量均明显增加,据2024年全国908个水鸟集群越冬区同步监测结果,共记录到越冬水鸟172种,总数量达505万只。

今后,还将进一步加强圈养种群遗传管理,促进种群交流,保证圈养大熊猫的种群遗传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建设大熊猫遗传资源库,确保优质大熊猫遗传资源的可持续长期保存,为大熊猫增加一道永久保护屏障。持续推进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体系建设,加快大熊猫割裂栖息地的修复与联通,加大野化培训和放归力度,促进野生种群的重建、复壮,推进大熊猫保护高质量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