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职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产教融合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天津职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产教融合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天津职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作为学校重点建设的二级学院,近年来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天津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技术保障。
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例如,学院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共建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创新中心,通过产教融合夯实新型汽车人才培养的教学环境、实训内容和支撑硬件,使汽车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第一时间进学校,提升了技能人才的培养质效。
校企合作打造高水平实训基地
学院与企业共建多个高水平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例如,与天津奥展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智慧化工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将部分石化类生产设备带到校园,并开设《化工装备实训课》。通过创建“校企融合”资源共建模式,学院构建出“育训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教育链与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产教融合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
通过产教融合,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据统计,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7%,其中73%选择在天津工作。毕业生在多个领域都有不错的发展,包括房地产、互联网、加工制造、汽车、快消等行业。特别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因其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成为企业招聘时的抢手人才。
服务地方经济,打造“天津模式”
学院的产教融合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就业质量,更为天津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院及时了解产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同时,学院还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服务,助力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作为全国首部有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地方性法规的诞生地,天津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创新,为其他城市提供可复制的范本与经验。如今,天津职业教育已由校企单一合作转向深度融合,实现了院校与企业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实践对接。天津率先探索和构建的职业教育国际品牌——鲁班工坊,正在精准对接共建国家的产业需求,有效推进产教同行。
展望未来
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天津职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天津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学院也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接轨,提升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