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神话:《封神2》背后的青岛力量
科技赋能神话:《封神2》背后的青岛力量
2025年春节档,备受期待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震撼上映,其精良的特效制作和宏大的场景设计再次惊艳了观众。这部影片的成功背后,离不开青岛影视基地的强大技术支持。作为中国电影工业的重要基地,青岛影视基地不仅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更在技术创新方面持续领跑,为《封神》系列等大片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硬核科技:打造影视工业新高地
青岛影视基地堪称中国电影工业的“硬核”基地。这里拥有40个国际标准摄影棚、32个置景车间,配建有数字影音中心、影视虚拟拍摄制作平台等硬件设施,是国内首个经英国松林认证符合国际标准的大型影视拍摄制作基地。
在科技创新方面,青岛影视基地更是走在了行业前沿。基地建成了国内首个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打通了从剧本预演、拍摄到后期的全链条电影工业化生产流程。这一平台的建立,使得导演和制作团队能够在拍摄前就通过虚拟技术预览场景和镜头,大大提高了拍摄效率和质量。
更值得一提的是,基地引进了国内首套自主研发的微米级别超高精度面部扫描系统“穹顶光场”。这套系统能够捕捉演员面部最细微的表情变化,为数字角色的制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度和效率。在《封神2》中,这一技术被广泛应用,使得雷震子、墨麒麟等神话角色的面部表情更加细腻真实,极大地提升了观众的沉浸感。
此外,青岛影视基地还与阿里大文娱合作共建数字影棚,推进LED虚拟拍摄技术的应用;与北京迪生数字科技共建动作捕捉创作中心,共同探索影视制作的新技术。这些创新举措,都为《封神》系列等大片的拍摄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精良制作:《封神2》的科技密码
在《封神2》的制作过程中,青岛影视基地的科技实力得到了充分展现。末那众合工作室作为《封神三部曲》的数字生物概念设计及特效化妆团队,承担了雷震子、墨麒麟等神话生物的设计和制作工作。
据导演乌尔善透露,为了打造更加栩栩如生的神话形象,特效团队并没有单纯依赖电脑合成,而是采用了特效化妆与真人实拍相结合的方式。这种创新性的制作手法,不仅让角色更加立体真实,也保留了演员表演的细腻之处。
在场景制作方面,藏马山影视城作为《封神三部曲》的重要拍摄基地,提供了高度还原的商朝场景。庞大的建筑群和精细的道具制作,为影片营造了浓厚的历史氛围和神话色彩。
工业化体系:影视产业的完整链条
青岛影视基地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先进的硬件设施和技术创新,更在于其完善的影视产业链条。基地吸引了大量影视企业和服务机构入驻,形成了从前期筹备、拍摄到后期制作的完整产业链。
据统计,青岛影视基地已服务过484个剧组,备案项目448个,总票房贡献达371亿元。从《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到《刺杀小说家》《独行月球》,再到《万里归途》《热辣滚烫》,一部部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佳作见证了青岛影视基地的崛起。
在人才方面,基地汇聚了中国电影美术学会副会长黄宝荣、金鸡奖最佳美术奖获得者李淼、香港资深置景道具大师钟剑伟、《流浪地球》系列美术指导郜昂等业内顶尖人才。这些专业人才的加入,为基地的影视制作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文化传承: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青岛影视基地也十分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封神》系列的制作中,特效团队深入研究商朝文化,结合中国传统元素进行设计,确保电影场景的真实性和文化感。
这种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不仅提升了观众的代入感,也促进了特效制作的整体性。正如导演乌尔善所说:“我们不仅要打造视觉奇观,更要让这些奇观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展望未来: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从2019年《流浪地球》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到2025年《封神2》展现中国神话史诗的魅力,青岛影视基地见证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如今的青岛,已从电影工业化的“追赶者”变成了“领跑者”。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青岛影视基地必将在未来为中国电影带来更多惊喜。正如青岛东方影都产业控股集团总裁孙恒勤所说:“科技影都建设一直是我们发展的重点,现代技术的应用使得影视拍摄更加高效,助力中国电影工业快速成长。”
在科技与文化的双重驱动下,青岛影视基地正向着“全球影视技术高地”的目标稳步前行。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中国电影将在青岛这片热土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