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到发黑的车厘子,真的更有营养吗?
红到发黑的车厘子,真的更有营养吗?
临近春节,车厘子成为当下最火的水果之一。它不仅色泽艳丽、汁多肉厚、清甜爽口,还富含多种营养成分。那么,车厘子为什么会红到发黑?包装上的"J"又代表什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红到发黑的车厘子,花青素含量高
车厘子之所以呈现红色或黑色,是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花色苷。花色苷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主要为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清除自由基,辅助抗炎。多项研究还表明,花青素还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延缓衰老等。
花青素是植物体中红色、紫色、紫红色与蓝色等植物色素的来源。一般来说,颜色越深,花青素含量越高。因此,颜色越红润的车厘子,其花色苷含量也越高,含量高时甚至会呈现黑色。车厘子中花青素的含量是草莓的15~50倍。
由于花青素不稳定,食物中存在的大都是花青素与糖结合而成的"花色苷"。如果一次摄入过多花色苷,可能会导致大便呈黑色或小便呈红色。不过这种变化对健康没有危害,等花色苷代谢掉后,就会恢复正常。
一种血糖友好型水果
除了颜值高、口感好,车厘子在健康方面也很有优势。
血糖反应低
中国注册营养师薛庆鑫介绍,车厘子虽然香甜味浓,但升糖指数只有22,比苹果(36)、梨(36)和葡萄(43)等大多数水果都低。这很可能是因为其中的花青素等多酚类物质含量高,抑制了消化酶的活性,同时果胶含量也比较高,延缓了糖分的消化吸收速度。因此,车厘子很适合高血糖人群食用。
热量低
数据显示,车厘子含水量超过80%,这使得它的热量较低,为63千卡/100克,跟苹果差不多,对减肥人群也很友好。
富含钾元素
车厘子钾含量为222毫克/100克,跟香蕉(256毫克/100克)接近,但车厘子(63千卡/100克)的热量要低于香蕉(93千卡/100克)。如果想既补钾又尽量少"吃"热量,车厘子更合适,对高血压人群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
富含膳食纤维
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口感清爽的车厘子膳食纤维含量超过2%,比很多吃起来口感粗糙的蔬菜还要高。
车厘子的"J"是什么意思
购买车厘子时,很多商家会用"J"、"2J"、"3J"来区分品质,这些数字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J(jumbo)是南半球车厘子分级常用单位,通常在智利、新西兰等地使用。一般来说,果径2628毫米为"J",果径2830毫米的为"JJ",果径3032毫米为"JJJ",果径3234毫米为"JJJJ",34毫米以上为"JJJJJ"。果径越大,等级越高,价格也越贵,大家可根据需求选择。
如何挑选车厘子
看果梗:新鲜的车厘子果梗是绿色的,硬度也比较高,如果果梗发黑严重、摸起来发软,就不新鲜了。
观形状:质量好的车厘子果肚饱满圆润、果皮光滑,如果表面有很多褶皱,说明车厘子存在脱水现象。
辨颜色:一般来说,颜色深的车厘子味道更甜,颜色浅的可能容易发酸。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天吃200~350克水果,吃车厘子也不宜超过这个量。买回家的车厘子当天吃不完,用保鲜袋密封好,放冰箱冷藏即可。